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闽都史话

北宋福清籍著名音乐家刘铣

2015-07-20 11:07:54    来源:福州新闻网

  ■闽籍人物述林

  林秋明 文/图

  刘铣(1057—1112),原字简言,后改应伯,福清化北里(今三山镇)人。北宋著名音乐家、音乐理论家,“大晟乐”的奠基人。其祖曾任大理寺丞,因此刘铣算是出身世宦之家。《宋史》收有刘铣的小传。

  刘铣的祖先是黄迹里洋人。父亲刘处约是皇祐元年(1049年)进士,治平元年(1064年)任溧水县令,官终通直郎、殿中丞。刘铣早年随父游宦四方,后又侍父官于京师。

  刘铣的好友黄裳在《刘应伯字序》中,记载他与刘铣的交往过程:“予得简言,始于京师之逆旅,齿方及冠,有成德之风,乐与之游。未几,散去。后两年,复合于延平,其体益卑,其志益高,吾见其进而已。一日,简言以予易其字,而予诘其所以为名之意。乃曰:‘有浮屠氏出于祖父之梦中者,授予之生,随告其名而后去。’”

  熙宁九年(1076年),刘铣考中徐铎榜进士,时年方二十。元丰元年(1078年),刘铣赴莆田任主簿,后改任庐江知县。此后,他的仕途很不通达。

  崇宁元年(1102年),宋徽宗认为国家乐制很不协调,于是设立讲议局,招聘音乐人才。刘铣因“通音律”,在崇宁二年(1103年),仕途有了转机。他献上《历代雅乐因革》和《宋制作之音》的奏章,对历代雅乐的沿革、发展,作了详细的论述,对宋代音律制作提出了具体方案,主张把“燕乐”与“徵调”融合起来,创制“致正中和”的“正徵调”。同时认为:“今燕乐之音失于高急,曲调之词至于鄙俚,恐不足以召和气……臣按古制,旋十二宫以七声得正徵一调,惟陛下裁取。”刘铣的观点得到宋徽宗的认可,遂被召入京中,担任讲议司礼乐房检讨官。

  崇宁三年(1104年)八月,刘铣改任军器丞。次年七月,朝廷铸造帝鼐、八鼎成,参加这次创制“新乐”的人员均有推赏,刘铣是主要参与者之一,得以升任大理寺丞。朝廷将这种“新乐”命名为“大晟乐”,还设立“大晟府”,负责乐制改革。崇宁五年(1106年)九月,刘铣任“大晟府”典乐。大观元年(1107年)初,迁鸿胪少卿,兼任“大晟府”典乐,参与《大晟乐书》的撰写,而领衔撰修者乃工部尚书刘昺。刘铣提出补徵调的具体计划,得到朝廷的批准。朝廷将创制徵调工作交其负责。刘铣除补徵调外,还负责按协乐器工作。大观二年(1108年)二三月间,任卫尉少卿。翌年六月至八月左右,任宗正少卿。其间仍兼任“大晟府”典乐。大观四年(1110年)二月,任太常寺少卿。政和三年(1113年)5月,“大晟乐”大功告成。而此时的刘铣已不在人世,于前一年七月去世,未能见到“政和徵、角二调曲谱”的完工。刘铣去世时,因其“造燕乐”有功,特赠龙图阁直学士。政和四年(1114年),宋徽宗将“大晟乐”定为国家正统音乐,颁行天下。“大晟乐”是中国音乐史上一项重大成果,凝聚着刘诜的大量心血。

  刘铣除主持制订乐制改革外,还著有《续因革礼》、《钟吕解》等。《续因革礼》乃刘铣在前贤基础上续撰,未及成书即已卒。后来,葛胜仲为太常少卿时,略加续修,总成“三百卷”之鸿篇巨帙,体例分为总例、吉礼、宾礼、军礼、嘉礼、凶礼、庙议等。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