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闽都史话

陈怀皑与闽剧《遗恨姑苏台》

2016-07-28 09:28:15    来源:福州晚报

陈怀皑与闽剧《遗恨姑苏台》

  陈怀皑,字允炎,原名郑衍贤,别名演弘,1920年8月出生于长乐首占。1941年,他到重庆考入国立戏剧专科学校,受教于曹禺、洪琛门下。抗日战争胜利后随校迁到南京。

  在南京期间,他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被当时的国民党政府通缉,遂改名陈怀皑。1948年10月,他与妻子刘燕驰(地下党员)一道奔赴冀中解放区。1953年,他调入北京电影演员剧团任导演,后调入北京电影制片厂。从此,他开始长达40余年的电影艺术创作生涯。

  参加革命后,陈怀皑就很少回长乐了,但他对故乡的热爱不改初衷。他十分关心家乡文化事业,对闽剧更是情有独钟。

  上世纪80年代中期,长乐闽剧团编剧陈元挺写了一部新编历史故事闽剧《遗恨姑苏台》脚本。长乐闽剧团给陈怀皑写了一封信,恳求他帮助修改剧本。很快,长乐闽剧团就接到陈怀皑电话:“请作者到北京改稿。”于是,陈元挺带着脚本赴京,专程拜访陈怀皑。

  当时,陈怀皑正在制片厂指导年轻导演执导新片《同在蓝天下》的混录工作。接到电话后,陈怀皑立即赶回家。他认真听完陈元挺的创作意图和创作过程后,打开写满批语的剧本。他先从剧本总体构思、人物设计谈起,继而对每场戏、每段唱腔乃至逐句台词进行评讲。他的评讲精辟、透彻、入木三分。每谈完一个问题,他总是慈祥宽厚地问一句:“懂吗?”直到作者点了头后,他才接着往下谈。而后又对二度创作诸方面谈了许多指导性意见。其夫人刘燕驰在一旁插话:“自从陈怀皑接到剧本后,每天晚上都在灯下熬夜研读台词并作批语。”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