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闽清黄乃裳:组建福建学生北伐军的功臣

2016-10-10 10:27:47    来源:福州晚报

闽清黄乃裳:组建福建学生北伐军的功臣

  1911年10月10日(农历八月十九日)武昌起义的胜利,引起帝国主义列强的极端仇视和恐慌。他们一面伪装“中立”,一面又积极扶植袁世凯作为其新的代理人来镇压中国革命。在帝国主义支持下,袁世凯凭借北洋军软硬兼施,压迫革命党人交出政权。孙中山在民主共和原则上毫不退让,主张组织北伐军北上讨袁,用武力进行回答。

  组建

  1911年11月9日(农历九月十九日),福州光复。为了配合孙中山的北伐讨袁战争,福建军政府积极组织福建学生北伐军北上。在组建福建学生北伐军过程中,闽清的黄乃裳及黄岳申、许逸夫表现突出。

  组建福建学生北伐军是在黄乃裳和福建军政府支持下,最早由福州开智学堂师生倡议发起的,并由该校教师潘依耕及黄岳申撰写《招募组织福建学生北伐军通告》。招募通告贴出后,仅两三天,就有开智中学、三牧中学、格致中学、英华书院、福建师范学校、福建省立工艺传习所、福建警官学校及陆军小学等400多名学生报名参加。福州光复前夕由许逸夫组织带领准备参加福州光复起义的闽清29名青年,也全部报名参加福建学生北伐军。

  为了做好组织工作,福州开智学堂教师黄岳申(闽清六都宏琳厝人)和陈沇、杨琦等人商议成立“福建学生北伐军”临时筹备处,推陈沇担任筹备处处长,杨琦担任筹备处总务。筹备处下设事务、会计、文牍、医务四股。刘贤昌(福州开智学堂学生、闽清六都鹿角人)与林火斤等任事务股干事,黄岳申与吴鼎芬等任文牍股干事。

  筹饷

  1911年12月16日(农历十月廿六日),福建军政府在福州建宁会馆举行福建学生北伐军筹饷大会。黄乃裳在会上作动员报告。会议设立了筹饷局,黄乃裳被推为局长。会议在黄乃裳等人动员下,福建总商会总协理张赞庭、罗金城当场表示认捐16万元,其余与会者也纷纷解囊认捐,妇女代表则脱下金银珠宝饰品捐献。

  12月20日(农历十一月初一),福建学生北伐军奉命到福州东岳庙集结。黄乃裳又筹集3万元经费及各种衣物。22日,在黄乃裳等人联络下,筹饷局又收到新加坡福建同乡会汇寄的捐款4万元。至此,福建学生北伐军的军饷问题基本解决。

  12月23日(农历十一月初四)上午,黄乃裳同闽都督孙道仁、政务院总理彭寿松,一起到东岳庙视察慰问福建学生北伐军。当天下午,福建学生北伐军正式编组成一个大队,下设四个中队,每个中队一百多人。闽都督孙道仁任命吴挺(连江县人)为福建学生北伐军总队长,许逸夫为福建学生北伐军总代表,廖国英(建宁县人)为副代表。

  北伐

  1912年1月1日,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1月11日,孙中山宣布自任北伐军总指挥,并制订六路进攻计划,下令出师北伐。福建第十四师许崇智部首先开赴北伐战场。

  1月17日上午8时,福建学生北伐军从东岳庙整队出发,至闽都督府时,黄乃裳和孙道仁、彭寿松等一同出见,致辞慰勉。随后,福建学生北伐军从闽都督府动身北上。出发时,黄乃裳高举“祈战死”大旗走在最前面,后面有军乐队、陆军等约一个营、武装警察一大队,最后是全体北伐军300余人。学生家属和各界代表沿途欢送。队伍经南大街,过万寿桥,到达海关埕码头。一路鸣炮奏乐。学生军高唱新编的《祈战死歌》,队伍威武雄壮。当天下午3时,福建学生北伐军到达罗星塔码头,全体登上“万象”号商轮北上。

  1月21日,福建学生北伐军抵上海,受到江苏都督陈其美及其幕僚的欢迎。福建学生北伐军与浙江学生北伐军一起被编入南京陆军入伍生团第一团,并荣膺拱卫警戒孙中山大总统的任务。

  2月15日,孙中山率包括福建学生北伐军在内的全体入伍生谒明孝陵。4月1日,孙中山宣布让位。大部分入伍生被保送进入武昌南湖陆军第二预备学校学习(其中闽清籍学生10名),预备升学保定陆军军官学校。此后,这批福建学生北伐军经过军校学习,大都成为孙中山的得力助手,在反对北洋军阀的斗争中,屡立战功。

  难能可贵的是,福建学生北伐军中有20多名女生组成的“红十字会女子看护队”,其中有来自闽清毓真女校的三名女生,即许元贞(闽清六都文定村人)、陈文彬(闽清一都大路村人)、刘珠英(闽清六都坂中村人)。这批女生参加福建学生北伐军多数都未经家庭和学校同意,都是在夜间学校宿舍点名后跳墙离开学校到福建学生北伐军队伍中的。后来,她们同其他男生一起,戎装北上,抵上海,到南京,直到清帝逊位、南北议和,才胜利归来。(吴必銮)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