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清代廉州同知林长存:政绩斐然被人称颂

2016-10-10 10:27:47    来源:福州晚报

清代廉州同知林长存:政绩斐然被人称颂

  林家村位于罗源西北部的河洋溪畔,地处福州、宁德交界。据林氏族谱记载,林家祖先源出莆田八用井,乃闽林十七世九牧迈公后裔。始祖十公于宋元祐三年(1088年)由宁德白鹤钧鱼岭迁入罗源新丰里河阳井垅头。明洪武四年(1371年),移居杨家墩,即现在的林家村。

  博学多才

  林家村地灵人杰,在明清两朝曾考中十八举人两进士,诰封仕宦以及解元、拔贡、秀才等有230人之多,有“三子十孙一门九顶戴”“乡试会试罗川第一名”的美誉。这些仕外的游子,他们在异地为官,能够清正廉洁、关心民生疾苦,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其中,尤以清代廉州同知林长存在当地的斐然政绩,至今依然被后人称颂。

  林长存(1644~1683),字尚孩,号鹤龄,罗源中房林家人。他的故居就在阳溪边上,其后人如今还在这座二层木构建筑里起居生活。

  作为林家林氏第十六世孙的林长存,乃清顺治十七年(1660年)举人,第二年登马世俊榜第十七名进士,授广东灵山知县。灵山地处边隅,兵燹之后,民人离散。长存上任后,清厘赋役,减免负担,招集流亡者,垦田植桑;构筑城垣,兴办学校。任内三年政声远播。先署任廉州府海防同知,擢廉州同知,卒于任内。当地州民于灵山立庙祀之。

  长存博学多才,书法拔萃,主编康熙版《灵山县志》四卷,有《西灵呓语》《澹园诗集》等传世。

  政绩斐然

  据《康熙罗源县志》记载:“1670年春,公至灵山,清厘赋役,招集流亡,缮城垣,筑桥梁,修学庠,课子弟。三年间,灵山以照。署廉州海防兼理司马,适西孽震邻,公奉檄会师,遇墟越境。而流亡百姓闻公督师,莫不襁负来归。西灵之地得公平定而安集之。会擢廉州同知。无何,公己不禄,灵人哀之,如丧考妣,至今立庙祀之。”

  灵山县历史悠久,隋开皇十八年(598年)始置南宾县,唐贞元十年(794年)易名灵山县,因县治有西灵山(今称六峰山)而得名。原属广东省,1965年划入广西至今,现属钦州市。

  林长存初到灵山,面对穷山恶水、满目疮痍的地方现状,一如众多初任的为官者一样,为改变现实,壮志雄心地烧起了三把火:一是请愿朝廷,作为奉檄督师,平定山贼乱寇,还地方一个清明的政治环境;二是招集流亡百姓垦田植桑,发展地方经济,并从减轻民众赋役入手,营造一个繁荣开明的生活环境;三是筑城垣、办学校、修水利,致力打造民生工程,营造一个稳定的社会环境。

  另据《灵山县志》记载:“康熙九年(1670年)知县林长存,相继修复城楼5座、角楼4座、串楼3座、窝铺24间、炮台18个、雉堞530个、水关1穴。”

  难怪修志者颐中子赞曰:“余观《罗志》,历睹诸先生政绩,大者佐廊庙,次者泽里闬,操柄则一方倚庇,职教则多士响风,是城得志泽加之所为也。可谓上不负君,下不负民,中不负所学者矣。后释褐从龙者,得先览是迹,而奋然以兴者乎!”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