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福州的这个地方居然创造了航空史若干个“第一”!

2016-10-20 15:13:06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的这个地方居然创造了航空史若干个“第一”!

  马尾,作为中国航空工业的发源地,创造了中国乃至世界航空史上若干个“第一”,在中国暨世界航空史上写下了辉煌篇章……

  定址马尾

  1909年8月(清宣统元年),清政府选派巴玉藻、王助、王孝丰和曾诒经等人出洋学习,考察航空制造和造船业。

  1917年,北洋政府拟利用这批公派出国学习航空制造、造船和轮机技术的回国人员,创办一个培养中国航海、航空制造人才的专门机构,为壮大海军打下基础。于是,指令海军部派人到全国各地勘察地形,选择开办工厂(学校)的基地,先后察看了天津大沽、上海高昌庙和福州马尾等处。最后,综合多方面的调查研究意见,认为马尾“地段最宽,足敷展布,而厂所机器尤足”,最为适宜建飞机工厂和飞潜学校。

  飞机工程处和飞潜学校基地选址方案上报北洋政府国务院审核后得以通过,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研制飞机的机构和第一所培养高等航空、航海人才的学校便定址马尾。

福州的这个地方居然创造了航空史若干个“第一”!

  创办第一所高等航校

  1918年1月,海军马尾飞机工程处正式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飞机研究、设计和制造的工厂暨中国航空工业的诞生。巴玉藻为海军马尾飞机工程处首任主任,王助、王孝丰和曾诒经为副主任。他们既负责设计制造飞机,同时又兼任海军马尾飞潜学校飞机制造专科的教学工作。

  1918年三四月间,海军马尾飞潜学校成立,标志着中国历史上最早一所培养具有大学文化程度的航空工程人才学校诞生。学校设前后两个学堂,前学堂学制造,后学堂学管理,学制6年;招收初中毕业的学生,经考试后录取,前3年学高中课程,后3年学专业课程。科目分普通、特别和专门三级;专业分飞机制造等三科,共毕业三期学员56人。后因经费困难,海军马尾飞潜学校无法维持,于1926年5月并入马尾海军学校。

    克服重重困难

  海军马尾飞机工程处隶属海军福州船政局,开办时,没有专门经费,也没有专门制造飞机的机器设备,仅以马尾造船厂的造船厂棚、机器设备(当时已停止造船)作为制造飞机的场所、工具和设备。船政局的铁胁厂改为制造飞机的木作间和机工间;船厂和附近的空旷地带则建成飞机的装配厂和飞机库;临江的地方建为飞机滑行的水上跑道……工程共耗资24000元,江南造船厂补助5000元,其余均由船政局支付。技术人员和工人队伍都是临时组建的。技术人员先从船政局的工人中挑选技术熟练的机修工、钳工、木工和油漆工四五十人,分专业培训后再安排到车间工作。

  当时,制造飞机在中国还是一项新兴工业,所需铜铝等金属材料和发动机国内不能生产,完全依靠进口;飞机蒙布、木质材料也基本从国外采购,价格十分昂贵。为给中国人争光,巴玉藻、王助等人大胆革新,几经试验,克服了重重困难。1919年8月,海军马尾飞机工程处完全依靠我国自己的工程技术人员,在自己的国土上成功研究、设计、制造出了我国历史上第一架水上飞机——甲型一号。

  因研制飞机经费拮据,1928年9月,海军马尾飞机工程处划归海军总司令部公署领导,改名海军马尾制造飞机处。在这前后,制造出的飞机性能、时速等均有明显进步。如“海鹰”号和“海雕”号,都是鱼雷轰炸机,座位增加,可坐6人,载重量为2430公斤,最高时速177公里,飞行时间达到5小时左右。1930年下半年制造的“江鸿”号飞机,从马尾飞向武汉,创造了海军马尾制造飞机处制造的飞机一次航程最远的纪录。

福州的这个地方居然创造了航空史若干个“第一”!

  历经坎坷

  1931年,南京政府为限制海军中的闽籍势力,又削减本来就已捉襟见肘的经费,于2月下令海军马尾制造飞机处迁址上海高昌庙,并入江南造船所。

  抗日战争爆发后,它历经坎坷,又两度迁徙,于1937年先搬到湖北宜昌,最后搬到四川成都,并入航空委员会,改为第八修理工厂。

  至此,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规的、历时最长且成绩卓著的飞机研制工厂,走过近五分之一世纪的艰难曲折历程后画上了句号。(林聚法 文/图)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