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吴鼎芬:从开智校长到长乐县长

2017-02-13 16:01:35    来源:福州晚报

  吴鼎芬(1870~1956),字洁诚,祖籍长乐,清末优贡。民国时期,他是福州开智中学(今福州十四中)的创办者之一,就任过该校校长。后受民国政府指派,他两次担任长乐县长。在长乐,他修水利、办学校、平械斗、稳治安以及保护当地重要的历史文物,政声斐然。他离任时,长乐万人空巷前来送别,并赠万民伞、刻石立碑,记述其功绩。

  开启民智 鼎力办学

  吴鼎芬的青年时期,正值腐朽的清朝晚期,因落后而国耻连连,极大地刺激了他那一代的知识分子。带着切肤之痛,吴鼎芬作为有维新思想的青年,在鼓楼石井巷组织了开智学会,与一群知识分子阅读报纸,评论时政。他们认为强国必须从教育做起,于是决定要办学开民智。当时的鼓楼、仓山都已有数所公私立学校了,台江虽人口密集,但无一所正规学堂。遂呈请清政府学务处,要求利用台江南禅寺办学。得批准后,于光绪甲辰年(1904年)十月开学,取名福州开智学堂。三年后,吴鼎芬任校长,后来虽离职,仍一直任“校董”,参与学校的发展大计。

  在校任职期间,吴鼎芬始终引导学生自强不息、振兴中华。在辛亥革命爆发前,开智学堂就是革命党人宣传革命、培养志士、联络同志的活动据点。辛亥革命爆发后,师生积极投入革命斗争,组建“防卫团”,保卫福州民众安全,联络各校组成四百多人的北伐队,北上抗清。在这场运动中,吴鼎芬负责文牍和筹饷。

  在长乐任县长期间,吴鼎芬把兴学办校作为重要大事来抓。民国三年(1914年),长乐各区雨后春笋般办起十几所公立国民学校。据《长乐县志》记载,经吴鼎芬发动乡绅捐资兴办的国民学校有七所,分别在人口密集的坑田、沙京、屿头、龙田、古槐、三溪,有上千名适龄儿童得到教育。最可贵的是,吴鼎芬还在城关办起县立第一女子学校。

  兴修水利 造福乡梓

  民国二年(1913年),吴鼎芬被任命为长乐知事(县长)。他一上任,就巡视了长乐南北各乡。他发现南乡的三溪、洋下、华阳、港西等地的堤坝、储水塘、桥闸,有的被水冲垮,有的塌方。于是,他通告示谕,责成各乡要通力协作,趁枯水季节修缮疏浚。

  北乡的陈塘港是长乐北部的一个重要水利工程。但是在吴鼎芬上任之时,陈塘港已数十年无人过问,河道淤塞,水患成灾,北乡一带的农田已多年无收成。吴鼎芬见此情形,认为“劝农兴利,责无旁贷”,多次前往北乡一带察看河道,随后邀请当地父老乡亲,一起商议方案,然后动工。

  吴鼎芬恢复了北乡原有的水利局,令各乡自行选举出正副局长、会计、文牍、书记、评议、庶务等,不支薪水,悉尽义务。按田亩距港远近,定出工费多少。

  当年十二月,利用农闲水涸之时,开始疏浚陈塘港。吴鼎芬每天身先士卒,“步履泥泞中,每日数四”。他的行为感动了乡民,乡民们也踊跃参加,每天有万余名农夫参与疏港,工程进展迅速,于第二年一月完工。陈塘港恢复了往日储水、泄洪、灌溉等功能。北乡人为感激吴县长之功,刻石立碑《知事吴鼎芬重疏陈塘港记》。

  长乐依山临海,淡水匮乏,从宋代以来就一直有人想引闽江水入长乐,均因当地龙腰山阻隔而作罢。一直到民国十六年(1927年),由当时的海军成立了溉田局筹资兴建莲柄港工程引水入航。

  民国十八年(1929年),年近花甲的吴鼎芬再次被任命为长乐县长。此时,莲柄港工程已打通龙腰山,进入后期的“提水扬高”环节。吴鼎芬主持了这项工作,在北山建设抽水泵站,安装两台瑞典制造的柴油机组,还修建干渠25公里,灌溉了北山、鹤上等地的六万多亩农田。

  慧眼识宝 保护文物

  民国十八年(1929年),一名张姓农民在城关的南山天妃宫遗址挖出一块石碑,高1.62米、宽0.78米,正文楷书31行,共1176字。农民不知这是何物,立即到县衙报告。吴鼎芬立即来到现场,发现这块石碑上刻《天妃灵应之记》,是明朝航海家郑和于明宣德六年(1431年)十一月第七次出使时镌刻的。当年,郑和等人在第七次出使西洋前夕,寄泊福建长乐以等候季风开航,在重修长乐南山的天妃行宫、三峰塔寺并新建三清宝殿之后,镌刻《天妃灵应之记》碑于南山宫殿中。全文记载了郑和七下西洋的时间、所历诸国及在长乐的活动情况。

  根据其内容,熟悉明史的吴鼎芬知道它对订正和补充史书的缺漏有着重要意义,是一个珍贵的历史文物。他吩咐衙役把这块碑抬回县衙“思善斋”并登记造册,还将碑文拓片分赠亲友。后来,南京国学图书馆的专家听说了这件事,专门向继任县长王伯秋了解碑文下落。王伯秋在“思善斋”找到这块碑并上报,它后来成为郑和下西洋以长乐为出发基地的有力证据。

  吴鼎芬一生清贫,没有房产,没有存款,回到福州后一直租房居住。1956年,他在福州北大路逝世。(吴作健)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