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拗九节的传说与演进

2017-02-27 16:26:17    来源:福州晚报

拗九节的传说与演进

  农历正月廿九,是福州特有的民间传统节日——拗九节,我市处处洋溢着敬老孝老的浓厚氛围。

  拗九节的传说

  拗九节吃拗九粥,其由来有多种的传说版本:

  1.目连救母传说。据传,古时候有一个叫目连的人,其母生前悍恶,死后被关在阴间牢房里。他探监时,经常送食物给母亲吃,但均被看守的狱卒小鬼给吃掉了。后来,他想了一个办法,用荸荠、花生、红枣、桂圆、红糖等原料与糯米混合,煮成甜粥,盛上碗后,再洒一把黑芝麻送去给母亲。看守狱卒见这稀饭黑乎乎的,问道:“ 这是什么?”目连随口答道:“这是拗垢(福州话‘九’与‘垢’谐音)。”看守信以为真,认为这粥很脏,不敢吃。因此,“拗九粥”才得以送到目连母亲的手中。由于这天正好是正月廿九,目连的母亲也正好是29岁,后来人们就把这一天的粥叫拗九粥。民俗中,正月分“三九”,初九称为“上九”,十九称为“中九”,廿九称为“后九”,所以这粥也叫“后九粥”。以后又以粥的颜色黝黑,叫“拗九粥”,以目连孝顺母亲,又叫“孝九粥”。不管是正月廿九,还是29岁,都是与目连母亲落难有关,于是福州人逢九就犯忌,认为“九”是厄难的岁月。所以,凡逢“九”岁数的人都要吃太平面,出嫁的女儿,也要给父母送“九”,以求父母平安、健康。

  2.古人“送穷”传说。林祖焘的《闽中岁时杂咏》曰:“相传拗九届芳辰,各煮饴糜杂枣榛。扫尽尘封清尽秽,送他穷鬼迓钱神。”“拗九这天”,福州十邑又叫“送穷节”。昔日,有人写《送穷诗》:“叔向无端要去贫,为文送你你无喧。相依卒岁虽关命,此别今年莫食言。酒脯盛陈同祖饯,骂嘴胥民解忧烦。者回谨受先生教,拍手揶揄笑出门。”大家把家中多余的废品、破烂扫出家门,寓意“送穷”。此风俗一直延至民国后期。

  3.印度僧人传说。据传,古印度僧人目连的母亲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啬贪婪,儿子却极有道心且孝顺。其母趁儿子外出时,天天宰杀牲畜,大肆烹饪,无念子心,更从不行善。其母青提则最恨出家人。目连一心向往佛、法、僧。长大后,他有一次外出经商,临行时对其母说:“孩儿出外求财,母亲在家要行善积德,对出家人要如同对孩儿一样。”其母应允。谁料目连走后,其母依然如故,凶悍地把登门化缘的僧尼全都赶走,而且吝啬到一顿饭也不肯布施。半年后目连返家,听说其母对出家人极不友好,遂向其母询问原因,其母一听大怒,呵斥道:“你竟不信你母亲?我要是对出家人不好,七日之内不得好死,死了坠入阿鼻地狱!”七天后,其母果然暴死。目连大恸葬母,随后抛弃了荣华富贵,皈依释迦牟尼,修成了阿罗汉,成了佛祖的十大弟子之一。目连经打听得知其母死后果真坠入阿鼻地狱。他在地狱找到已变成饿鬼、正受苦刑的母亲,悲痛欲绝,当即用钵盛饭喂其母,可饭未入口即化成炭灰。如来佛见目连至孝,便对他说:“你虽修成了罗汉,但靠你一人的力量救不了你母亲,须广造盂兰盆会,使天下饿鬼全能吃饱,你母亲才能得救。”于是,目连请十方僧众广设盂兰盆会,超度众饿鬼,其母才得以脱离地狱。

  拗九节的习俗

  1.“拗九节”是民间传统节日,又称“孝顺节”“送穷节”。这天清早,人们用糯米、红糖,加上花生、红枣、荸荠、芝麻、桂圆等原料煮成甜粥,称为“拗九粥”,用来祭祖或馈赠亲友;特别是已出嫁的女儿,必定要送一碗“拗九粥”,有的还要加上太平面、鸡蛋、猪蹄等送回娘家孝敬父母。此外,凡是岁数逢九的人,如9岁、19岁、29岁(称“明九”)……或是九的倍数,如18岁、27岁、36岁(称“暗九”)……也要像过生日一样吃一碗“太平面”,以求平安、健康。

  2.拗九节、拗九粥的演进。“拗九”时间的演进,即节日具体时间的变化。原先拗九节纯粹是农历正月廿九,后来也有提前或延后的情况,拗九节后第三天,便是“二月二”。农历的“二月二”是传说中的龙抬头之日,后演变成福州一带的传统节日。民谚“后九二月二,逢种都落地”,说明春耕将到,农忙开始了。这一天,大多数人改吃咸粥,节俭的家庭主妇还把正月里剩余的卤肉、炸鱼切成丁掺入大米、蔬菜煮成粥。俗语说,“年过正过,老鼠咬破布”“二月日头长,瓜果垫腹肠”。

  拗九粥口味的演进。在家乡人的传统观念中,家家户户煮一碗“拗九粥”,起先只是单纯甜粥品种,在刀耕火种的年代,有的煮成糯米粥再拌入糖,有的没钱买糖只能撒撒盐巴,更穷的只能吃白粥。随着年代变化,与时俱进。现在拗九粥已经发展到有甜粥,也有咸粥,如菜粥、肉粥、鱼粥等。咸粥一般以糯米、芹菜、葱、蒜、虾米、海蛎、肉丁等为原料,煮成咸味稀饭。

  拗九粥功用的演进。因为拗九粥所用材料均甘温补脾,所以在寒冷的正月食用之有延年益寿的功效。我国《本草纲目》编纂者李时珍曰:“世间第一补人之物乃粥也!百补粥为先。自黄帝烹谷,中华粥史,凡四千年。”我记得农耕年代,一到“拗九节”,整个山乡因为一碗粥变得温情脉脉,“乡村尽送拗九粥”成为乡下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3.“拗九节”上升为爱心节。“拗九节”的最大意义,就是把节日演绎为尊老敬老、提倡孝顺的社会风尚。因为一碗粥而诞生的“拗九节”,已从一家一户的儿女感恩之行,发展成为全社会共同参与的一个敬老“孝顺节”。这一碗粥,早先用来孝敬父母,然后延伸到祭祀祖先、馈赠亲友,或生活极度困难的贫穷老人,以送温暖祈求平安。待人接物有着特殊的意义,不愧熬出了一锅文明、爱心的“幸福粥”。

  煮粥、送粥只是一种形式,从形式到本质,以行立本,做孝老爱亲、心有大爱的好人,这才是过“拗九节”的真正目的。(阮道明/文 林鑫/图)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