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沧海桑田话蛤埕

2017-05-03 15:44:03    来源:福州晚报

  蛤埕与王庄相邻,所以,过去王庄老人聊天时常会说到蛤埕地名的由来,他们说:“蛤埕,因为当地产蛤,是养蛤的滩涂,故名蛤埕。”近年,有人说“高升桥(即高桥,又名刘公桥)码头是古代福州贝壳类海产品的总批发市场”,“因而有了‘蛤埕’的地名”。他们说,“旧时从闽江下游沿海地区运来海鲜及其他农产品要经过琼东河进入城里”,“位于高升桥南侧的‘蛤埕’码头也由此成为贝类海产品的总批发市场,旧时河岸边的一大片场地上堆满了从闽江下游沿海运过来的蛏、蛤、蚶、蚌、牡蛎、淡菜等贝类海产品,零售商从这里批发的海鲜,由琼东河运进水部门,经安泰河抬上安泰桥码头,在福州最繁华热闹的南大街出售,故有‘前街(南街)买蚶,后街(南后街)买灯’的说法”。蛤埕,究竟是因为“高升桥码头是古代福州贝壳类海产品的总批发市场”,“因而有了‘蛤埕’的地名”呢,还是因为曾经是滩涂养蛤而名为蛤埕呢?

  历史上,高升桥西南侧虽然有个道头,叫水部道,但只是一个小型的内河码头。受潮汐影响根本停泊不了几艘船,无法作为贝类总批发市场。再说了,历史上福州还有个道头叫“蛏船道”,地名叫蛏船坞,可以说这就是对总批发市场的直接否定。再说“前街买蚶,后街买灯”跟蛤埕是贝类总批发市场也没有必然的联系。《新华字典》《辞海》等辞书解释“埕”字选的是“蛏”,而不是“蛤”。不说贝类产品不比一般的商品,堆在那里太阳一晒会发臭;不说短短的潮汐时段内,高桥码头能停泊多少船舶,也不说高桥码头这个内河小型码头有多大,有没有那么多的东西能堆到“埕”的程度,就从历史上来说,蛤埕的历史也比高桥的历史长。福州人耳熟能详的《闽都别记》,其书出版于清朝,在它的第207回(福建省人民出版社1987年版本),有作者按语说,“象桥,又名满洲桥,在高惠里,蛤埕浦在象桥南”,这里是用象桥来当坐标,因为那时候高桥还没出世,而蛤埕连地名都有了。清康熙年间,建了刘公桥,嘉庆丁丑年(1817年)重修刘公桥后,才有高桥的名字。综上所述,“高升桥码头是古代福州贝壳类海产品的总批发市场”,“因而有了‘蛤埕’的地名”的说法是错误的。

  据有关资料介绍,蛤,“已知有12000多种,其中约500种栖于淡水,其余的为海栖”;埕,《新华字典》《辞海》说:“中国福建和广东沿海一带饲养蛏类的田”,故蛤埕二字的意思就是养蛤的田。福州有蚬埕的说法,指的就是生长或养蚬子的地方,所以蛤埕毫无疑义就是指养蛤的地方,不管它是淡水的蛤,还是咸水的蛤。《闽都别记》第207回按语还说,“蛤埕,此地当年属海滨”,既然是海滨,当然具备养蛤的条件,更能说明蛤埕是养蛤的地方,只是沧海桑田的缘故,地形地貌变了,不能养蛤了,但是地名没变,留下来了。《闽县乡土志·政绩录一兴利》篇还记载,“李茸,太和中,闽县令,县东近海,每岁六月,潮水咸卤骤至,败禾苗”。县东,蛤埕就在闽县的东面,古时候,这里每年的六月,涨潮水的时候,会有海水倒灌进来,因此就有可能形成适合咸水蛤生长的环境条件。后来出了这个李茸,他采取了筑堤坝,留溪水,改良了土壤,使原先无法耕种的地变成可以种水稻的良田,带来另一面的结果则是适合咸水生长的蛤失去了可以生存的环境,于是养蛤的田变成了稻田。乾隆版的《福州府志》说,“海堤在县东,唐大和三年,县令李茸筑”。当时,编书的人觉得奇怪,福州怎么会有海堤呢?但是他不敢推翻前人的记载,于是就来个按语:“按:‘《新唐书·地理志·闽县》下云:县东五里,有海堤。唐大和三年,令李茸筑。’考闽县治去海尚遥。其云县东五里之堤,未识究在何处。附识于此。”这说明了什么?说明了沧海桑田,变化实在太大了。其实,倒也不必穷究海在哪里,蛤埕不管它曾经养的是淡水蛤,还是咸水蛤,养殖它的地方,无论从文字结构上来说,还是从人们的习惯来说就是叫它“蛤埕”。

  因此,笔者认为,“高升桥码头是古代福州贝壳类海产品的总批发市场”,“因而有了‘蛤埕’的地名”的说法证据乏力;而王庄老人的说法符合史料记载和客观规律,所以蛤埕就是曾经养蛤的地方。(陈守强)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