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福州古代聪慧的奇童

2017-07-11 10:01:26    来源:福州晚报

  福州自古素有“海滨邹鲁、文献名邦”之称誉。尤其是自唐朝以来,由于经济繁荣,文化昌盛,学风鼎盛,于是涌现出许多文经武纬的大人物,同时也出现许多早慧的奇才神童。

  唐代闽县(今福州)人林杰,字智周,幼儿秀敏,开口成文,五岁能诗。有一次,他与父亲同游仙君坛,父说:“你能即景吟诗吗?”林杰立即吟道:“羽客己登云路去,丹砂草木尽凋残。不知千岁归何日,空使时人扫旧坛。”又拜谒唐中丞,作《七夕》诗一首:“七夕今朝看碧霄,牵牛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唐公赞道:“真神童也。”这一年,林杰才十岁。又有一次,林杰参加有侍御李远等高官贵宾的宴会,会上一位贵宾见桌上有一盘荔枝,叫林杰当场吟对,他立即吟道:“金盘摘下排朱颗,红壳开时饮玉浆。”比喻非常生动,令在座官吏嘉宾拍案称奇。副使郑立为他作《奇童传》。

  宋代闽县(今福州)人蔡伯俙,三岁进皇宫伴太子读书,四岁时面对真宗皇帝解诵诗歌,被皇帝赐予“校书郎”,并赞道:“七闽山水多才俊,三岁奇童出盛时。家世应传清白训,婴儿自是老成资。初尝学步来拜谒,方及能言解诵诗。更励孜孜图进益,青云千里有前期。”诗中的“七闽”指明代以前福建别称“七闽”,明代后开始因设八个“府”,故福建从明代开始别称“八闽”。

  唐代开元年间,埔山缪氏,有子七岁,聪慧能文。以神童召试《新月诗》云:“初出如弓未上弦,分明挂在碧霄边。时人莫道蛾眉小,十五团圆照满天。”

  南宋乾道年间,福州长乐人郑昭光,聪慧超人。他八岁时曾在云门寺前的狮子岩上题了一首诗:“生出群毛长,英雄跨百尊。爪牙应大用,今且踞高岗。”借吟狮子岩之狮子雄风来喑喻自己胸怀大志,果然郑昭光成年后当上了丞相大官。

  宋代闽清人白玉蟾,七岁能诗,背诵九经。诗作中有“鸟声人静处,出色雨来时”“蛇冈岚雾湿,鱼市水风腥”“清风千里梦,明月一声砧”“虎啸月生海,猿啼风撼山”“夕照雌黄笔,秋烟水墨屏”“有客放船青草渡,何人吹笛夕阳楼”等名句令人传诵称绝。

  明代闽县(今福州)人,王维琬,六岁能诗。郡守吴崧在官署的花园里试考王维琬,叫他当场作诗。他应声曰:“为爱淇园种,冰雪许此心。云收开凤尾,风动作鸾音。散地玲珑玉,穿帘琐碎金。羡公明政暇,清兴发高吟。”在场的官署人员听了这首见景生情、吟物抒怀的诗,感到十分老练,众人惊叹称奇。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