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出仕闽北建功台湾 清代廉吏谭庄其人其事

2017-08-10 16:04:19    来源:福州晚报

  在台湾高雄郊外,有一座以清代廉吏谭庄的名字命名的凉亭——谭庄亭。此亭建于清乾隆六十一年(1796年),虽规模不大,但在当地却是家喻户晓。这是因为这座亭所纪念的谭庄,是一位曾在台湾建树赫赫功业的廉正官吏。

  清廉为官 倡导教育

  谭庄,江西龙南县新兴堡(今全南县南迳镇)人,生于清康熙五十七年(1718年)。龙南虽地处赣南山区,然谭庄自幼聪颖好学,乾隆十二年(1747年)到省城参加乡试,因诗、词、赋、文超群,以全省第四名中举。清乾隆十三年(1748年)春,谭庄赴京参加会试,即以殿试三甲六十三名考中进士。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谭庄授福建政和知县,从此走上了仕途。

  谭庄在政和任知县达八年之久,励精图治,政绩卓著,深得民心。据文献记载,“所到除奸剔弊,革新政治,百废俱兴”。他主张生活要节俭,衣遮体即可,食充饥足可。平时,“能节一粒则一粒,能节一分则一分。日积不见多,而岁积则日盈,苟逢旱涝灾荒,未必致捉襟而肘露也”。他不但自己率先垂范,而且通饬全县官民勤俭节约。在饮食方面,不许网罗水陆禽兽,只需适口即可;在衣着方面,要遵循一般款式,适体即可,不许华丽斗奇。为了推行简朴之风,他俾令为民上者,“躬先俭朴,谆谆劝导百姓,务使百姓咸知物力艰难。转相化勉,共返淳朴之风,移风易俗”,并将简朴之举作为考核官吏贤劣的一条标准,凡是不能节俭、不教化黎民百姓的官员将以渎职罪进行纠参。道光十二年版的《政和县志》将其列入“循吏”,称其“爱民如子,讼简刑清”。

  政和地处闽北僻隅,虽民风淳朴,然经济文化相对落后,人才短缺。谭庄到任后,深感教化之重要,因此积极倡导教育。乾隆二十一年(1756年),他到任伊始,“谒文庙明伦堂,见其制多荒略,慨然有整饬之意”(谭庄《重修学宫记》)。于是,他带头捐俸倡修学宫,此举不仅得到地方乡绅积极响应,更为士子所称道。政和城内原有一座颇具名气的云根书院,乃宋代大理学家朱熹的父亲朱松在政和任县尉时所创建,曾培养出不少人才,朱子幼年也曾就读于该书院。但历经数百年兴废,迄谭庄莅任时已是学舍破败,断壁垣墙。谭庄又捐俸倡修,并增建学舍二栋,大厅一间,席舍九间及大门等,由是规模更加宏敞,成为闽北历史上著名书院之一。因书院向无公产,为培养人才,谭庄又捐俸延请孝廉黎昂主讲,月开三课,奖赏优渥,文风日盛。据清程鹏里等修纂的《政和县志》记载,“垣既增修云根学舍,延师督课,生童负笈来从者益众。诵习馀暇,有书院八景之咏 ,唱和盈帙。垣乐,取而观之,因和其韵”,且有诗《云根书院八咏》记之。

  谭庄在政和知县任上最受称道的是,乾隆二十六年(1761年),修纂《政和县志》十二卷,为政和历史上第三版县志。他为保存大量珍贵的地方史料作出了重要贡献,其政绩文名也远播八闽。

  乾隆二十八年(1763年),谭庄调任龙溪知县,未几即署建宁府,巡察政和时,“士民重聆德音,欢声载道”。

  缉盗安民 尤重建设

  乾隆三十年(1765年),谭庄因在龙溪县任内清正廉明、治理有方而被朝廷重用,奉旨调任台湾凤山(今高雄)知县。当时台岛政局混乱,凤山一带匪患严重,山匪与海盗勾结,扰乱社会。族群械斗现象甚烈,每一次械斗总是杀人烧房子,祸及妇女儿童。然而,由于官府怕人报复,不敢禁止,致使械斗愈演愈烈,搞得民不聊生。

  谭庄到任后,一方面不畏强暴,清除匪患。他严督兵勇直捣匪穴,力惩十余名怙恶不悛的械斗首领,按律斩首示儆。至此,那些惯于械斗者闻“谭庄”之名无不胆战心惊,或敛迹,或逃匿,械斗由是根除尽绝。另一方面,他又十分注重实行正确的民族政策,团结当地少数民族。他招抚了当地少数民族首领冷七,授以重任,从而安定了社会秩序。

  谭庄刚到台湾时,当地生产还很不发达,社会经济比较落后。为此,他手把手地教会了当地百姓耕犁耙耱,春种秋收,并让其夫人教习农家妇女纺线织布,缝制衣服。相传,他赴台时曾带去家乡的名产香芋。一日,他让厨师用香芋做原料,烹制成各种精美菜肴,在县衙举办了一次别开生面的“香芋宴”,遍请凤山官绅及社会名流赴宴,博得众人称赞。“芋宴”很快在凤山流传开来,香芋种也就此传入台湾。自此,谭庄名声大振,当地百姓编出歌谣来颂扬谭庄的政绩。

  乾隆三十二年(1767年)春,凤山一带遭遇岁荒,集市米价昂贵,百姓叫苦不迭。谭庄查照前规,谕集总董,给领碾济,依期归补。即从常平备贮谷仓内,借碾两千担谷平粜,冬成籴补归仓。既免乞籴邻封之烦,又省富户摊派之扰,且又让旧谷推陈出新,而无朽蠹之虞。储之有余,民食无艰。在此基础上,他鼓励发展生产,兴修水利,使凤山的经济很快得到发展,人民安居乐业。

  谭庄去台湾后,曾“两建学校,修城垣,抚流亡,折疑狱,剔奸宄,皆以最报”。实行有教无类,尽量让贫苦农家子弟入学受教育。谭庄还改革了当地一些陈规陋习,禁绝了带有原始群婚遗留的落后婚姻制度,免除了那些迎接长官的铺张场面。同时,他又把当地的医学、卫生经验带回大陆,互相交流,取长补短,起到了互相促进的作用,密切了海峡两岸之间的关系。

  因谭庄在凤山政绩斐然,民望卓著,深得朝廷信任,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奉旨调回内地。然而就在他离岛不久,台湾匪乱复起,其势更烈。村民陈世英聚众一万余人,占据了中洲惠济宫庙起事造反,准备攻打凤山县府。乾隆帝只好降诏再召谭庄返台。凤山民众闻讯无不雀跃,所经之处,百姓“携壶浆相迎”,并纷纷自愿组织乡勇随其前往。谭庄并未立即采取镇压行动,而是召唤来几个当地乡勇,倾听他们诉说,了解凤山之乱的真实原因。随后,谭庄不带一兵一卒,单人对陈世英晓以忠义,谕以国法,话语慷慨激昂,字字句句动情。陈世英听罢,当即下跪,声泪俱下,将激变过程一一说明,并答应立即率众出山。由此,一场声势浩大的凤山之乱,未动一刀一枪,未伤一草一木,就这样被谭庄平定了。谭庄名声更震,于是“大宪上其功,升上洋通判……所至老幼欢迎,谭菩萨之称几遍州郡”。

  后来,谭庄年迈辞官返回赣南,耕读教子,服务乡梓。乾隆五十九年(1794年)九月,谭庄因“丛挫尤甚,辞老病不得,以劳瘁卒于乡”。去世时,全城悲恸,“途举嗟哭,如丧所亲”。台湾人民为纪念这位为台湾岛的社会安定作出重要贡献的廉吏,遂在凤山近郊建起了一座“谭庄亭”,以缅怀他的功绩。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