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社会书法家黄菊庵

2017-08-14 09:42:03    来源:福州晚报

社会书法家黄菊庵

黄菊庵

  黄菊庵(1893-1979年),原名行陶,以字行世,闽侯县南屿镇后山村人。其幼年学习用功,特别喜欢写字,每当塾师在教生字时,他就在桌面上书空。放学路上,他常以衣襟当纸张,用手指在襟面习字,久而久之,衣襟不到半年便破了。

  黄菊庵15岁考入福州英华中学,毕业后迫于生计到香港、缅甸、新加坡等地经营油脂生意。他酷爱书法,始终笔不离身,利用生意空暇之余,抓紧时间练习书法,从不停辍。

  新中国成立后,他弃商从农,学书更为精勤。为解决书写榜书需要耗费大量墨汁之困难,他利用屋后靠山之便,以黄土浸水过滤后去掉土渣代墨水,挖山后的茅根制笔来习书,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他常叫家人到大江边沙滩取清水沙,取回后,将沙子放在铁线网上筛选,去掉杂质,留取细沙放在沙盘上,用自制铁笔,逢空见闲便执铁笔练字。他还用斗底砖、芭蕉叶当纸张,用毛笔蘸水或蘸墨分别在斗底砖、芭蕉叶上书写。

  功夫不负有心人。年届古稀的菊庵,声名鹊起,登门求书、题匾者络绎不绝。仅1961年至1965年,所书写的匾额就有130多面,其中颇具影响力的有:缅甸的“华兴有限公司”,上海的“上海第一医院”,福州的“东街口百货商店”“福州大学”“聚春园饭店”等,其书迹遍及厦门、南平、福鼎、罗源、福清等地。现存的有南屿镇江口村《南屿江口水闸碑记》(中楷)、后山村的“寿轩黄公祠”祠匾、南通镇新岐村的“新岐砖瓦厂”题匾等。

  黄菊庵书学黄庭坚、郑板桥,后转益多师。他平生临摹黄、郑碑帖最勤,所临墨迹形神逼真,且有独到之处。他学书力求“写字意在行先,用笔轻重并研”,反对死临硬摹,生吞活剥,曾以“从人不得其法,今年还是去年”为训。其书宽博飘逸,风神洒荡,精细相生,圆劲且富有立体感。尤其是擘窠大书,爽直、真率、险峻、新奇、入木三分,人称“菊庵体”。

  黄菊庵创就的“菊庵体”行世后,影响较远,颇见时髦,上世纪50年代,南屿许多学书者仿学其体,南屿街一时洛阳纸贵。学得较形象的有现已退休的何汉星、唐光华等老先生。

  上世纪60年代初期,我国大书法家郭沫若先生来福州时,曾从东街口经过,看到黄菊庵写的“东街口百货商店”匾额后,点头赞许,认为其字独成一体。

  1964年7月,黄菊庵与沈觐寿等10位书法家获福州市工商局授予的“社会书法家”荣誉称号。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