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六十五

“老蔌”陈叔侗:毕生文事尽丹忱,戮力史志留闽声

2017-07-20 09:42:01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人物名片】

  陈叔侗,字蔌塘,1930年1月出生,籍贯福州。他是福建泰斗级的文史学家,著名诗人。现为福建省诗词学会名誉理事,逸仙诗词学会顾问。出生于福州南后街黄巷书香门第,古文功底深厚,擅诗赋、典校、训诂,北京故宫博物院现仍请他校点古书。退休前在福建省博物馆从事陈列设计,退休后在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发挥余热,参与多部重头志书编撰,主要负责校注。

  其8岁(1937年)至12岁,师从史上最后一榜进士——清光绪帝年代翰林陈震,1941年师殁,随后陆续就学于福州格致中学、福州一中、福建省图书馆职业学校。1949年福州解放,时年19岁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十八军直到1958年;1958年被调到福建电影制片厂,被送到上海天马电影制片厂培训,学习电影美术设计;1961年,被调到福建省博物馆从事陈列设计;1968年被下放到三明永安劳动,直到1976年回榕,重回省博工作;1985年提前离休。离休后在福建省地方志编委会担任《福建史志》杂志副主编,参与多种古代史志校审工作。

  福州新闻网记者 王礼林

“老蔌”陈叔侗:毕生文事尽丹忱,戮力史志留闽声

  陈老对福州城的发展史熟稔,图为其画图展示演变过程。

  “智取自然栓树皮,剪裁众手画如诗。/江湖峡壑名楼耸,花草舟车素色奇。/悬壁浮形欺彩翰,向灯织指尽工师。/敢云慧业涵千巧,不胫天涯有粉丝。”

  这首诗名叫《奇观软木画》,用旧体诗的格式,寥寥数言,形象、生动地将福州一绝的软木画工艺精妙完美地诠释。要写出此类诗,不仅要对闽都文化有充分热爱和独到见解,还要熟稔旧体诗写作规律和拥有深厚国学功底。该诗作者就是陈叔侗。

  “许多人都念错了,我的名‘侗’过去其实念‘tong’平声,不像现在念“dong”去声。可大有来历,语出《论语》泰伯篇‘狂而不直,侗而不愿,悾悾而不信,吾不知之矣’。”近日,记者在其位于福州梅峰的住所首次见到了陈老,想不到一见面竟如此开场。陈老一脸严肃地补充道:“道学家朱熹的老师叫李侗,岳飞的老师叫周侗。其实每个字都是一门大学问,很可惜现已不发此音。”

  当天福州室外温度高达38℃,但这位耄耋老人,不吝休息与本网《闽都大家》记者交谈近3个小时。陈老年近88岁,听力、视力都有所下降,看书几乎贴到了书上,但谈起福建史志、福州文化,他精神矍铄、声音铿锵有力,因为弘扬闽都文化是其一生最热忱、最忠贞不二的事情。

  陈老很喜欢“野草”,微信名为“老蔌”。其字“蔌塘”,也是自己取的,意为“野草池塘处处蛙”,并自诩“自己就是那只蛙。”而这些年,这只“蛙”坚持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里不断“发声”,不断收获“回响”: 作为研究福建历史最重要的两本工具书——《三山志》和《福建通志》,陈叔侗一手校注,让古籍褪去晦涩的外衣成为今人与先人对话的“快捷键”。

  谈及对自己一生成就的评价,其拿起红笔毅然在纸上写下“无善可述”四字。而谈及对自己的评价其更是不多言语,只是在纸上写下“千秋徒感慨,一事尽丹忱”作为回应。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