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七十三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2017-08-18 14:59:37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郑旭

  贫寒家境育戏才,民间掀起盛大的看剧热潮

  1918年春末,南台瀛洲戏园的戏台上挂着“善传奇”的门帘。戏台下是攒动的人头,人们都在期待着今天会带来什么样的新剧。

  舞台上,幕景是纸醉金迷的夜色,一位少女侧坐在琴凳上。一台脚踏式的风琴让台下的观众都纳闷:这玩意儿是啥?待音乐响起,观众恍然大悟,原来姑娘弹的是外国琴。“想起青楼苦最多,飘茵落溷泪滂沱……”唱腔委婉凄凉,字正腔圆,声情并茂,伴随着剧情的起伏,台下观众的心情也在不断波动着,实在是动人肺腑。

  原来,这是时装戏《新茶花》,一经演出就轰动了榕城,连续满座三个月,二、三年不辍。观众们深深地记住了台上扮演查耐冬这一角色的郑奕奏。民间流传:奕奏自弹西洋琴,满台泪洒新茶花。那年,他正满16岁,这也是他首次领衔主演的成名之作。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长乐博物馆的闽剧厅,立着一尊郑奕奏的雕像

  然而,观众看到的只是表面的光彩,他们不知道,年纪轻轻的郑奕奏在幕后付出多少艰辛的汗水和努力。

  剧中有一段长达26句的中心唱段,导演要求不得由后台乐队伴奏,演员必须自弹自唱,这样才显得自然、真实、感人,以达到情景交融的舞台艺术效果。首选的是风琴。这个“洋玩意”,不要说郑奕奏从来没摸过,就是师傅、师兄弟也都没弹奏过。郑奕奏把琴抬进宿舍,每天晚上戏一落幕,就回来苦练到下半夜两点。经过个把月的练习,他不但学会了弹奏风琴,还开当时艺人之先,学会了简谱。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年轻时的郑奕奏

  时间倒退回1903年。这一年,郑奕奏出生在福州长乐马头村的一个贫苦家庭。父亲郑增宝原本是当地的邮差,失业后来到福州油巷下双杭救火会做杂工。

  8岁的郑奕奏,很小就懂得了生活的艰辛。父亲工作的地方不远就是一家薪炭店。为了减轻家里的负担,郑奕奏挑起扁担运柴把。因为年纪小,干活勤快且吃苦耐劳,大伙都送他外号“柴把奏”。

  运柴把的船只往往不能准时靠岸,郑奕奏经常挑着一根扁担在渡口上等候。寂寞无聊时,他就坐在青石板上放开嗓子,唱起当时福州街头流行的《一枝花》《撑船歌》《流水歌》等民间小调。

  1910年,“善传奇”老板张吓渠在渡口散步时,发现了这么一个唱着福州小调的小孩,认定他就是一个好苗子,决定买下郑奕奏到戏班学艺。此时郑家正穷得无米下锅,为了让孩子吃饱饭,父亲答应了张吓渠的要求。但他拒绝了100块大洋“买断”的要求,只收下6块,想着若儿子学艺不成,可以免受羞辱得以“退货”。

  由于年龄小、长相俊、嗓子好,戏班老板给他“开小灶”,让“京鼓吹”艺人陈佑榕专门教他唱腔,永泰傀儡班、“平讲班”师傅陈金福专门教他表演,还有京班徽昆师傅、人称“状元戏子”的吴善宝传授技艺。但是,过去学唱戏很苦,师傅要求特别严格,每天五六点起床练功,到十点才能吃早饭,稍有差池,或者多日仍没学会,就打手掌、罚跪。

“福建梅兰芳”郑奕奏:心系闽剧一生情,留得芳名共到今

郑奕奏表演剧照

  崭露头角以后,找郑奕奏订戏的人踏破门槛,喜欢他的人自发组成“粉丝团”,那时叫“扛奏团”,有诗社扛奏团、银行邮政扛奏团、商家扛奏团、民众扛奏团等,这或许是福州闽剧史上最早的“粉丝团”。

  在福州人眼中,他是蜚声艺坛的名人。但在老板眼中,他成了“摇钱树”。每天需要演出两场,而且需要经常上山下乡,翻山越岭。过度的劳累摧残着郑奕奏的身体,终于在19岁那年,他倒嗓了。

  倒嗓,对于一个戏剧演员来说是个很大的打击,意味着不能上台表演。郑奕奏只好暂时退出舞台。那时,福州有两个郑奕奏的老戏迷,一位名郭知珠,一位名庄执夫,都是福州城有名的学者。见他退隐于家,便毛遂自荐义务为郑奕奏补习文化。

  出生在乡村,那时还大字不识一个的郑奕奏跟着两位老先生学习了四年的文化,不仅扫除了文盲,还打下了一定的古文基础,对阅读剧本分析剧情,理解主题,塑造人物形象都起了很大作用,为提升艺术素养铺平了道路。

  1927年,郑奕奏嗓子复原。1929年,郑奕奏被聘到赛天然戏班,重新开始自己的舞台演艺生涯。在《百蝶香柴扇》这出戏里,他从28岁演到35岁,场场爆满,特别是“妆台前”“三杯酒”“公堂告”的唱段,脍炙人口,传唱不衰。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