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〇二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2018-01-22 15:07:25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林公翔和他的“意园”居所。

  难忘福建师大“意园”红楼情怀,呼吁关注青年自由艺术家创作

  林公翔的居所位于福州闽侯大学城,门口的青石门楣上悬挂着写有“意园”二字的大漆牌匾。对于“意园”的这份独特情怀,来自他在福建师范大学度过的十年青春时光,那时候他就住在仓山区马厂街的“意园”。

  “因为一去不回的青春是在‘意园’度过的,所以特别有感情,我在我的多部散文随笔集里写过‘意园’,像《青春的私语》中的《秋天的怀恋不惆怅》和《行走的风景》中的《缅怀在意园度过的时光》等。”林公翔说。

  “意园”有5栋楼。“当年那几乎住着大部分福建师大响当当的一代学术名师,像黄寿祺、檀仁梅、谢投八、曾雨音、朱维干、陈祥耀等。我曾蛰居其中唯一的一座红砖楼里。砖楼虽旧,却充满人情味。满墙的爬山虎、昏暗却幽静的水泥楼梯、公用的卫生间,还有早晨起来早已只剩余温的蜂窝煤。但就是在那样的情景下读书写作,却是身心愉悦,特别是下雨的时候,雨窗前的沉思更别有一番情致。”如今,他又把“意园”移植到新居。

  熟悉林公翔的朋友知道,“意园”的门联过一段时间总是变换,且别出心裁,许多朋友都喜欢林公翔的书法,“其实,我不是真正的书法家,但我喜欢舞文弄墨,我的书法喜欢写一些当代诗歌,例如舒婷的诗、北岛的诗、顾城的诗,也包括一些自己喜欢的歌词。”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著作《行走的风景》(1992年出版)

  有一回,他还在一位朋友位于北京宋庄的工作室挥毫,写了一段汪峰的歌词《飞得更高》,是朋友命题的,写起来洋洋洒洒,一气呵成,非常痛快。林公翔最喜欢写海子的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还有舒婷的《致橡树》,“写完就被朋友们拿走,喜欢这些诗的朋友会觉得很有意思。”

  谈到艺术家群体,林公翔特别呼吁要关注体制外的青年自由艺术家,他们的生存远比“学院派”和体制内的艺术家艰难。更何况“高手在民间”,有些自由艺术家的作品就比体制内的艺术家画得好。

  他给记者举了个例子。

  许多年前,林公翔和友人到厦门寻访一位知名油画家,因没有预约,对方去外地出差,前来接待他们的是油画家的学生罗琰娟,当时还在念研究生。这个女孩热情大方,快语直爽,戴着一副眼镜,颇有一副年轻艺术家的优雅气质。在她的带领下,林公翔和友人到其宿舍去观看作品,“她的作品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气息浪漫,充满诗意,在绘画语言上有自己独特的把握。”直觉告诉林公翔,这是一位极具发展潜力的年轻女画家。出于对年轻人的扶持,林公翔在自己的杂志的封底发表了一组她的油画作品,引起油画界的注目。

林公翔:澄怀观万象,“意园”品闽艺

著作《青春的私语》(1990年出版)

  如今,罗琰娟已是福建知名女油画家,作品多次参加国内外美术大展,是年轻的中国美协会员,作品还被福建美术馆、浙江美术馆等机构所收藏。

  “青年艺术家是未来的希望,是传承和创新的主力军,给他们多一点展示的平台和机会,也许能造就冉冉升起的新星。”不过,林公翔也指出当今有些年轻人过于浮躁,功利心太盛,“心若浮躁,灵魂无处安身”,如果太在乎市场或者展览、获奖,就会影响创作状态,肯定难出好作品。

  林公翔曾写过一篇文章,题目叫《中国当代艺术的“脂粉主义”》,“在当代,很多艺术作品‘脂粉味’太浓了,不够尖锐,没有思想深度,过于迎合市场。很多画家不是在从事艺术,而是在不断进行商业炒作。”

  林公翔认为:“只有世界的才是最中国的。艺术语言、诗歌语言、文学语言都是世界性的,艺术、文学都是没有国界的。”

  在意园的客厅,悬挂着一副自撰对联——“慈悲没有敌人,智慧不起烦恼”,这可以想见他的生活哲学,“待人处事,只要有智慧,就少了很多烦恼,对很多事情淡然,而后坦然,就是最好的状态。”

  “我欣赏丰子恺,他那种诗情画意就是一种生活的美学,能把最美的生活,最美的心灵呈现出来。”这是林公翔为“意园”的艺术生活下得最好的注脚。

  最近这两年,林公翔一直在从事“欢喜自在”的系列作品创作,他一直想让自己的心灵安静下来,就像他在自己的一本散文集的后记中所写道“奔跑,然后安静地坐下”。

  他觉得“生命不仅仅需要奔跑,生命更需要从容的漫步,安静地坐下,慢慢地沉思。时间的相对论,其实就是生活方式的相对论”,他最喜欢香港的李欧梵,“治的是学术,玩的是潮流,过的是生活”。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