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一五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发布时间:2018-05-04 11:16:16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王礼林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王老在展示他所参编的《福建历代名人书画选集》。

  承祖训把品德修养捧若星辰 不提倡太早形成自我画风

  退休后,王兆琴每天的活动半径在省老艺协和他的画室“德星斋”之间。关于画室名,他说,承自老家堂号“德星堂”。对品德修养的不懈追求犹如每晚仰望星空,寄托了祖先的无限期望。

  关于品德修养,让他想起了往事。1941年,他出生在江南水乡一个乡绅家庭。彼时家境还算宽裕,母亲常会叫他把米面送给邻居济穷。母亲的行为在他幼小的心灵默默埋下了善良的种子。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王兆琴作品《观海图》

  父亲很重视子女教育,把他送到新式小学接受教育。而正是在此,王兆琴遇到了他的美术启蒙老师,并点燃了他的画家梦。

  他回忆道,在第一堂美术课上,美术老师王文焕给每人发了张纸,并吩咐想画什么就画什么。王兆琴很想画高楼,但农村只有平房,于是他就照家乡宝塔形状,画了三层歪斜的“楼房”。交卷后老师不但给他评了一个“甲上”,还奖励了他一本白纸图画本和一支铅笔。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回忆起小学时上第一节美术课美术老师的鼓励,他仍记忆犹新,并当场还原当时的作画场景。

  “人生首次画画就得到这么大奖励,对我鼓励很大,成了我一生画画的原动力。”王老说,从此他就特喜欢画画,什么鸡鸭牛马、古代人物,画完贴得家里满墙壁都是。

  而大哥对他艺术之路的影响很大。王老说,大哥画画全校最好,是自己的榜样。哥哥小学就开始画山水画,当时放假曾带回两本册页,其中一册是古人山水画,另一册是徐悲鸿画马。一下就把王兆琴迷住,他经常拿来临摹。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王老在展示最近去闽东采风的成果。

  1964年大学毕业后,王兆琴被分配到福州,成为一名军人。1986年底,部队转业后,他又成为一名商人,直到2001年退休。但他念念不忘的还是童年的画笔,以及如诗如画的江南水乡。

  在王兆琴的画室,他展示了新近在闽东杨家溪采风的画作。他用色极为大胆:只见水墨画上,赤橙黄绿青蓝紫一样不落。他还很喜画桃花,在一幅名为《武夷秀色甲东南》的画作上,只见粉色的桃花,夺目地绽放在武夷山下。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王兆琴作品《武夷春色甲东南》

  当记者问起“用色大胆能否认为是你的画风时”,王兆琴的回答让人印象深刻。他说:“很多人过早追求自我画风,有误区。其实个人风格是缓慢而又自然形成的,不要太早形成,以免限制自己的发展。”

  关于绘画的感悟和心得他还补充道:“先不急着形成自我面貌,学画要不断保有好奇之心,不断向古人学、向大师学,同时还要通过大量写生从大自然中汲取养分。”

王兆琴:扎根八闽汲“文养”  白龙江边觅“桃源”

王兆琴作品《峡江云起》

  “福建有山有水有海,又有廊桥、古民居,文化底蕴深厚。而福州,近现代出了那么多名人,有学不完的知识、画不完的丰富资源。”王兆琴说,希望能在有生之年通过不断努力提高自身文艺涵养,在白龙江边创作出更多好作品,找到属于自己的桃花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