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 文艺评论

谢冕|行孝的天河——读陈家恬《将心比心》

2019-01-07 08:59:53来源:福州日报  作者:谢冕

  作者简介

  谢冕,福建福州人,文艺评论家、诗人、作家,北京文艺评论家协会主席,北京大学中国诗歌研究院院长,北京大学中国新诗研究所所长。

  这是一部启发人用一切可能陪伴父母的记事书。有人说是通用的老人“护理手册”,有人说是一部言情散文集,而我则更愿意将其认定为非虚构长篇小说。不久前,这种定性还不够,借此机会,再补充一点:它还是一部日记体记叙小说;一部结构独特,集五百篇章颇具规模的长篇小说。《将心比心》全书三册,分别由独立成章的诸多短篇组成,每册约四十万字,总共超过一百二十万字。

  这部长卷没有复杂的情节,甚至可以说通篇只有一个“情节”,那就是空余回家陪伴父母。不是一时一事的陪伴,而是日复一日的陪伴。所有人物都是真实的,而且几乎都围绕两位老人和周围的晚辈。作者陈家恬无疑是全书的主要人物。他是亲历者,也是记事者,是“剧中人”。场景也不宏大,无非是卧室和厅堂,偶尔才涉及屋外。所以,这是一部人物、情节、环境并不复杂,但气势磅礴的“另类”长篇。

  陈家恬的父亲八十多岁,患有糖尿病和腰痛,而且惧怕孤独;母亲也八十多岁,得了帕金森病,生活不能自理,都需要陪伴。两位老人,尤其是母亲,时而不适,时而谵妄,时而疼痛,此起彼伏,周而复始。作者或已精疲力竭,可他仍然要陪着老人说笑、逗乐,回答一些天真或乏味的问题。老人关心的多是旧时记忆,多是身边琐事,而他也总是耐心地倾听或说明。

  陈家恬的“护理工作”,大抵是喂食、喂药、搀扶、漱洗、逗趣。这些都是他的“课外作业”,时间或长或短,却是他一直坚持的“必修课”。在这里,我要提醒读者的,是他的殊胜之处——陪伴之后的写作:运用惟妙惟肖的文字,全面记录无微不至的陪护。这才是他每一次陪伴的出彩所在,也是他公务之余另一项“必须的”孝道修行、“必须的”文字修炼。日记,密度或大或小,大者每天一则,小者两三天一则;篇幅或长或短,短则数百字,长则上千言;形式或对话或叙述;内容丰富多彩,皆不重复。全书以质朴而感人的文字诠释这一真理:“太阳每一天都是新的。”

  聚沙成塔,集腋成裘。陈家恬便是这样成就其浩大而独特的人生长卷。在这辛勤与艰巨的背后,我发现了他的无言之誓——用行动昭示执著与彻悟:人生无常,聚散难料,多一次陪伴,赚一次欣慰。“子欲养而亲不待。”陈家恬时刻以此警醒,因而倍加珍视与亲人的相聚,相聚一小时,行孝六十分。这是人子之本分、之情分、之福分。

  我们都知道作家的写作有动力,或由于抱负和襟怀,或由于信念和理想,或由于思索和表达,而陈家恬却是纯粹的感恩与行孝。日复一日的陪侍,日复一日的书写,无一不是围绕孝道而展开。这种尽孝,显然胜过一切药品钱物,胜过一切身后盛仪(例如厚葬)。这一片辉映日月的孝心,汇成了一条令人景仰的行孝的天河!

  当然,我们还得回到文学价值的考察中来。就其典型人物而言,塑造也是举重若轻、不动声色的。母亲虽然没有上过学堂,但在作家深情而细腻的笔下,却处处彰显博爱、羞涩、任性、体贴、风趣的鲜明个性,不由得叫人联想到《红楼梦》里的刘姥姥。为节省篇幅,随手拈出这段文字来佐证:

  将近晚上8点,我回到城关,直奔父母住处。伫立母亲床边。她抬头凝视。我说:“几天不见,就不认得了?”她不作声,还是那副神情。我说:“不要这么看,我已经羞耻了。”她还是沉默,我也凝视。过了许久,她才努出三粒字,米饭似的:“你、瘦、了。”我笑着。

  “你、瘦、了。”这一字一顿的三个字,让人忍不住落泪。陈家恬惜墨如金,力避浮华和藻饰,因为他始终追求语言的素朴之美,正如他的农事散文集《日落日出》。他的雅言也非同一般,因是闽人,文中引用或化用了许多方言,同时采用类似于莎士比亚的笔法,每每以众人熟知的动物和植物为隐喻,平添了作品的特质与风致。上段中的“努出”、“米饭似的”,都是福建方言的演化。

  鸿篇巨著,万象纷呈,再长的解读也不足以言其盛,就此打住吧。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