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闽都史话

仓山吴屿水云庵祖殿与犬头岐古渡风云

2015-06-08 10:52:59    来源:福州新闻网

水云庵内两方巨大的古碑

  □史林折枝

  ■李林洲 文/图

  著名道观福州水云庵祖殿,地处福州市仓山吴屿村小君山南麓犬头岐。犬头岐地处乌龙江畔,近村利于村民淘洗,故古名澉淘岐。因有一巨石矗立江岸,形如犬头,与“澉淘岐”福州话音近,后改名犬头岐。这里曾是历代交通主干道乌龙江水路主要渡口和江防要地,犬头岐渡口和所在水云庵祖殿因此名闻遐迩。

  一

  水云庵背枕的小山古名小君山,山低矮,旧时在江中,离江岸很近,泥沙淤积后与陆地连为一体,变成江边的一个台地。小君山虽小,但古时是名士洪栖隐居的地方,颇有名气。《闽都记·卷二十·湖南侯官胜迹·吴屿》记载:“与吴山相连,江心有山,呼小君山。吴山人洪栖隐于此。洪,处士海曾孙,知县锵之子也,抗志高尚,雅通禅学,荐绅谈之。”明名士、诗人郑善夫(仓山高湖望族郑氏先祖,有《少谷草堂》名世)《访吴山人隐所》五律诗:“脱屐吴居士,寻君江水遥。云房生夜气,薜牅散春潮。榻静闻空籁,情高梦九霄。从兹毕灵宝,不赴小山招。”王文旭的《宿吴隐居故宅》,也有“早时季子幽居处,石室来游异往年”的诗句,从诗句和诗题都可看出洪栖的名气和众人对他的仰慕。

  水云庵所在的犬头岐,自古是福州南向的水陆交通要道的咽喉之地。福州的南港乌龙江古时有三处主要的渡口,上游的阳崎,中游的犬头岐,下游的峡江(即峡兜)。犬头岐临近旧时的吴山鸡母屿,二者为江岸上相邻不远的两个山包,附近还有羊头山等几个以动物名命名的小山包。鸡母屿前水流湍急,船只难以停泊,历来码头都设在附近不远处水流平缓的犬头岐港湾。犬头岐附近的“岐头道”旧码头(福州人称码头为“道头”),陆上十几年前尚有两米多宽的石条路从岸上伸到江边,入江处是并排的两块宽近一米、长四五米、几吨重的巨大石板,颇见官路码头规格。虽然近来因三环路建设被湮没,仍遗存着“岐头道”地名。偶有史志记载的鸡母屿码头,即在犬头岐。

  清《榕城考古略·郊炯第三·阳崎江》载:“省会南路之驿,旧由横山、江南、白湖凡五铺,至峡江渡江,又四铺到大田驿。明万历四十年,改设官路,避峡江之险,从仓前桥折入白鹭铺,由阳崎渡江,达闽县蒙山、萧家道诸铺,至大田驿。四十一年,以阳崎路不便往来,复自南台起,至吴山鸡母屿,渡江抵萧家道登岸,其阳崎铺舍仍存兼行。”所谓“峡江之险”,即指峡兜渡口虽然陆路顺畅,但水文复杂,水流湍急,凶险难防,经常船覆人亡,自古即为畏途。最著名的惨案就是原民国国府主席林森南宋远祖林氏家族男丁祭祖,在此翻船,全部溺亡,仅余一位遗腹子,由义姑抚养成人,后繁衍成闽侯尚干林氏望族。尚干崇祀“义姑”的千古良俗,可溯源于“峡江之险”。明代痛感船难依然频发,在明万历四十年(1612年)起改道阳崎渡,可是,阳崎渡对接峡南方向旧官道太远,很不方便,次年又改到吴山鸡母屿,即犬头岐渡口渡江抵萧家道登岸,往南对接旧官道。因此,犬头岐从明万历四十一年起到十九世纪清中期后的两百多年里,成了明清官路最主要的水陆码头。水云庵作为犬头岐所在唯一的庙宇,充当行旅歇脚、礼神的处所,自然名闻遐迩。

  犬头岐渡口虽然因上世纪五六十年代起多次防洪堤改造等因素外移多年,但从古至今都是这一带唯一的渡口,如今,建成的螺洲大桥跨越乌龙江并延伸支道到江心岛屿,这里因地理位置优势,依然是龙祥岛与南台岛交通要津。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