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闽都大家 >> 闽都史话

探究“国姓爷”郑成功与鼓屏路深厚渊源

2016-10-10 10:27:47    来源:福州晚报

探究“国姓爷”郑成功与鼓屏路深厚渊源

  福州雅称闽都,在历史上曾五度建都。而第四次建都,则是涉台建都,与民族英雄郑成功及其父亲郑芝龙密切相关。涉台建都,这在中国历史上是具有特色的,显示出闽台关系的深厚渊源与一体性。

  “国姓爷”

  由于南明隆武政权的财力是靠郑芝龙在台湾立“先基”之后支撑的,因此,隆武政权从诞生开始就很自然地与台湾扯上关系;而且,隆武元年(1645年)在今福州鼓屏路南段一带的皇宫里,隆武帝朱聿键赐姓、赐名给郑芝龙之子郑森,改名朱成功(即郑成功),使郑森成为“国姓爷”。知恩图报的郑成功,自此确定了“复先基”(即收复台湾)、建立抗清根据地的政治军事走向。在统治台湾期间,郑氏仍坚持使用南明年号,坚决反对“台独”。至于1945年之前在台湾定居的祖国大陆人民,今被“老台湾人”称为真正“台湾人”的,其祖先绝大多数则是在清代康熙中期两岸统一之后才定居台湾的,时间晚于郑芝龙、郑成功父子率部下及眷属等迁台。现台湾岛内“台独”势力要搞“文化台独”,是数典忘祖,完全歪曲了中国的历史事实。

  据清人江日昇撰《台湾外纪》卷二曰,在福州,郑芝龙三弟“郑鸿逵引其子肇基陛见,隆武赐姓出。芝龙闻知,次日亦引其子森入见。隆武奇其状。问之,对答如流。隆武抚森背曰:‘恨朕无女妻卿!’遂赐姓,兼赐名‘成功’,欲令其父顾名思义也”。另据清人夏琳撰《闽海纪要》卷之一曰,隆武二年(1646年)“春正月,明主以忠孝伯成功为御前营内都督,赐尚方剑,仪同驸马。寻封命佩招讨大将军印,镇仙霞关”。由此可见,隆武帝与郑成功之间情同翁婿,甚至父子,对其极为信任。对此知遇之恩,郑成功终生难忘。其生前奉明朝为正朔,忠君爱国,至死忠贞不渝。在台湾,他所代表的明郑政权,以实际行动毫不动摇地反对“台独”。他与抗衡的清政府,双方大目标则是一致的:双方势力虽时有此消彼长,但最终目的皆是为了统一中国。民族英雄郑成功除了收复台湾、立了大功之外,反对“台独”也是他生前的一大贡献。

探究“国姓爷”郑成功与鼓屏路深厚渊源

  紫薇堂

  今年3月27日,福州晚报刊登拙文《东街口原称双门前》所附的“清末东街口”图,只是清末《福建省会城市全图》(局部)城内北部中轴线靠南的一个点——狮子楼。位于狮子楼以北的鼓楼,是南明隆武帝皇宫的第一道门,称“行在大明门”。再往北的是历经明、清两朝的布政使衙门,在其中间的交替时期,是作为隆武帝的皇宫(古籍《闽海纪要》云“布政司为大内”。此“大内”二字,即是皇宫的别称)。从地图上看,该布政使衙门是在老城隍庙的西南面,位于今鼓屏路南段,在中轴线上距离明、清时期的鼓楼还是较近的。从另一张民国时期福州城内的局部地图上看,此时布政使衙门已不存在,原址改称“省防司令部”“布司衕”和南面的“布司埕”。后者曾成为制作线面的场地。从清末地图中,还可看到,今鼓楼第一中心小学原为明清两朝的粮道衙门,紧靠着布政使衙门。据明人王应山纂《闽都记》卷之七曰:“又清军道、督粮道……俱在藩司(即布政署)之内。”这表明其属于藩司(更是隆武皇宫)管辖的范围。笔者对这一带的变迁十分了解:今湖东路与鼓屏路交叉口附近(原布政署月台)曾出土的“防虞”石刻,已移至城北的华林寺内;上世纪50年代,笔者在“鼓一小”门口看到的一对小石狮,则为隆武帝赐姓郑成功时的见证文物。

  文物文史专家官桂铨于1979年12月,负责把出土于鼓屏路与湖东路交叉口西北部省发改委工地的《敕封库王碑记》,移入于山碑廊。此碑镌立于清乾隆四十年(1775年)秋天,比南明隆武朝代迟了百余年,但却提供了以下极有价值的信息:库王“神殿旧建于仪门(今‘鼓一小’门口稍北的鼓屏路上)内,嗣以其地改为库厅大堂,遂迁之仪门外西偏,梁木凋朽,逼之青尘,日就秽亵……请择地改建于紫薇堂之西,计需工程并给屋价银一千四百余金。”紫薇堂是明、清福建布政署的正堂,在隆武时代则是皇宫金銮殿。库王碑记出土于省发改委现址,表明其东边的鼓屏路地块大致是紫薇堂故址。从清末地图及明万历年间《福州府志》记载的“左右布政宅在堂西”来看,可以断定明代的左、右二位布政使之宅即在紫薇堂西。那么,清代地图上的堂西建筑物,衍变为库王神殿,才会与《敕封库王碑记》里的记载相吻合。清代布政使编制仅一员,其宅与库王神殿共处于紫薇堂之西,也是有可能的。

  前述郑芝龙、郑鸿逵兄弟各引儿子陛见隆武帝,“陛”在字典里的解释是“宫殿的台阶”,反映出隆武帝是在皇宫的殿堂里接见他们,而隆武宫殿最重要的建筑物就是紫薇堂。因此,隆武帝在此殿堂里赐姓郑成功的可能性算是最大的了。(李厚威 文/图)


【责任编辑:燕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