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宋代福州盛行大型楼阁式陶塔

2015-04-27 11:51:18    来源:福州新闻网

鼓山千佛陶塔

  ■曾江 文/图

  福州鼓山涌泉寺天王殿东西两侧,矗立着一对千年陶塔,它是我国现存独一无二的北宋时期大型楼阁式陶塔。东塔名“庄严劫千佛宝塔”,西塔叫“贤劫千佛宝塔”。这两座陶塔系1972年由福州城门镇梁厝村龙瑞寺迁移而来,对于陶塔的建筑时间与生产地点存在不同的看法。清谢章铤在《龙瑞寺塔歌》小引中称:陶塔“共九层八角,角广二尺有奇,下有志云:宋元丰二年造。闻诸故老云:昔有贾客泛舟西洋,令洋人为此,载之而归,非中土物也。”可能谢氏尚未到实地考察,既知陶塔有铭,若加以辨识,就不必再引传说,混淆是非了。

  两座陶塔底座均刻有铭文,东塔云:“当山比丘道乾为四恩、三有、法界含生,特发诚敬造庄严劫千佛宝塔一座,安于大殿前,永为四众瞻礼,然愿常来常值。时元丰五年,岁次壬戌谨题。监院僧若观、住持传法、沙门载文。匠人高成。”西塔曰:“闽县永盛里清信弟子郑富与室中谢三十一娘,各为四恩、三有,发心敬造贤劫千佛宝塔一座,舍入龙瑞院大殿前,永充供养。愿今生宿世罪业皆除,阖家男女新妇孙侄等,现处当来,善牙增长,次第有情,俱沾利乐。时大宋元丰五年,岁次壬戌十月初一日谨题。缘化僧若观、劝首住持传法、沙门载文。匠人高成。”从这两段铭文可知,陶塔建造的时间是在北宋元丰五年(1082年)。东塔为龙瑞院寺僧所募建;西塔系闽县永盛里(即今城门镇梁厝村附近)乡人郑富与妻子谢氏所舍造,建造目的是为了四恩(即父母恩、众生恩、国王恩、三宝恩)、三有(即本有,现生之身心;当有,未来之身心;中有,本有与未有之间所受身心)及免除罪业。毫无疑义,此两座陶塔均为城门当地陶工高成所烧制,造于宋元丰五年,并非从西洋携来。

  闽侯大湖雪峰寺也有一对陶塔。明徐火勃在《雪峰山志》中谓,天王殿前有“瓦塔二座,永乐中,三宝太监自西洋携来置此”。徐氏在这里所说的“瓦塔二座”,指的就是雪峰寺内的一对陶塔。我们从雪峰寺保存下来的清末老照片中可以看到,陶塔高九层,平面八角形,此照片拍摄于清末民初。该塔毁于民国初年。2011年8月,笔者组织福建博物院考古专家对雪峰寺陶塔遗址进行清理发掘,并对寺存陶塔残件进行鉴定:雪峰寺陶塔与龙瑞寺陶塔无论从烧造形制与制造工艺来说,如出一辙,毫无疑问,系宋代之物,并非徐氏所说永乐间郑和从西洋带回来的。

  此外,笔者还在福州市东郊圣泉寺和闽侯县南屿镇双峰寺等地,见到出土的陶塔残件。从这些陶塔材料质地、制作工艺、雕饰内容以及可复原的形制来看,均与龙瑞寺陶塔十分相似,当为宋代之物。由此可以说明,宋代福州人流行制造陶塔,擅长于烧造技艺;且制作工艺十分精湛,这并非一时偶作所能致。为此推断,宋代福州地区盛行烧制大型楼阁式陶塔。至于宋以后为何再没有见到寺前耸立的陶塔,可能是因为陶塔容易破碎,尤其是大型楼阁式陶塔,矗立在风雨之中,寿命短暂,也难以保护。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