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焦点图片

可能被你误解的朱熹

2015-04-15 11:15:59    来源:东南快报  作者:林鹏浩

  朱熹是没有七情六欲、不可亲近的人吗?

  兴之所至,他也曾“酒笑红裙醉,诗惭杂佩酬”

  张建光说:“朱子理学以天体为本体,动静无端和理一分殊为并证思维,格物穷理则是认识论,但它们都与道德政治一体化。所体现的文化精神是伦理理性。朱子理学没有更多地向自然迈进,而被历代统治者作为治国方略加以实施,成为泛道德的命题。”因此,当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观点时,当朱子理学以“三纲五常”的面目示人时,朱熹便成了不食人间烟火、没有七情六欲的圣人偶像。

  “很多人认为朱熹是可敬而不可亲的,不仅仅是他那深奥的思想,不通俗的文字,更多的是因为感情的因素。”张建光说,要认识一个生活中的朱熹,需要从朱熹的诗歌中细细品味。

  “让我们克服情感上好恶,先读读他的诗词。”张建光列举了朱熹的诸多诗作:朱熹咏梅,把早梅比作佳人,自况多情刘郎——巡檐说尽心期事,肯醉佳人锦瑟傍;相信有了梅花仙子相依——人间何处有冰霜?他描海裳——春草池塘绿,忽惊花屿红“;他状秀水——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写春日——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童心大发时——书册埋头无日了,不如抛却去寻春;兴之所来日,也曾”酒笑红裙醉,诗惭杂佩酬“。

  “这样清丽活泼词句,高蹈出世的意境,能出自一位没有七情六欲,不可亲近的人的笔下吗?”张建光说,朱熹天赋异禀的文学才华,得到钱穆、钱钟书等大学者的积极评价。朱熹一生广交朋友,不管是士子儒生、骚人墨客,还是三教九流、巫医百工、田夫野老,都有朱熹的朋友,不少人与他情投意合。从朱熹对百姓、对朋友的感情中也看出,朱熹并非不可亲近之人。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的主张,这使他备受争议。“这个问题使朱熹饱受诟病,人们认为他是伪君子,不食人间烟火,不是人文主义者。”张建光说,后人对“存天理、灭人欲”的内涵存在误解。“朱熹举了吃饭穿衣的例子,‘如夏葛冬裘,汤饮饥食,此理所当然。葛必欲精细,食必求饱美,这便是欲’。”张建光解读道,朱熹所认为的“人欲”是超过实际、过分追求的那部分不正当的人欲,而在古汉语中,“灭”并非消灭“之意”,而是“遏制”、“减少”的含义。自然需求是“天理”,欲壑难填则是“人欲”。“朱熹的这一主张更主要的是为了规谏统治者,是针对达官显贵的。”张建光说,这就好比现今对领导干部廉洁自律的要求,“能说这没有必要吗?”   

  (东南快报记者 林鹏浩)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