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印象闽都

南街南北七座楼

2014-03-28 22:29:09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的八一七路是纵贯城区的中轴线,长5公里多。

  在这段路上,曾经矗立过七座雄伟壮观的谯楼。宋熙宁元年(1068年)程师孟执掌福州政务,第二年修葺子城,曾写下诗句:“七重楼向青霄动。”重楼又称谯楼,门上的高楼称谯楼,下面的门称谯门。按时间顺序,由北往南,笔者将七座谯楼介绍如下:

  都督府门。西晋太康三年

  (282年),太守严高嫌原有的汉冶城太小,在它的南侧修筑子城,设郡治。唐武德八年(625年)设都督府,上元三年(676年)创建都督府门,中和年间(881-884),观察使郑镒对子城东南隅进行拓修。拓建后的子城,郡衙在北居中,北靠城边,南设仪门,门在今鼓屏路湖东路口。宋庆历八年(1048年)重修,嘉祐中(约1059年)改为双门。

  威武军门。唐元和十年

  (815年)观察使元锡在今天的鼓屏路与鼓东、鼓西两路口交接十字路的北侧创建州门,乾宁三年(896年)升福州为威武军,故称威武军门;宋嘉祐八年(1063年)元绛为知州,改为双门,在上面建楼9间,又成了州门。

  那时在州门上设置报时用的鼓角、更点。报更时先吹号角,后挝鼓;报点则用铜钲。宋朝程师孟主持福州政务时才开始设置铜壶滴漏。因为楼上挝鼓报更,所以称鼓楼,人们又常借它称谯楼。

  虎节门。它是子城的南门,

  又叫南虎节门。原址在今贤南路西口、虎节路东口中间地带北侧。贤南路原来是玄坛河,因当地有玄坛庙而得名。该河向东经卫前街、庆城寺之前,汇于澳桥之北。虎节路原来也是河,叫虎节河。该河向西经杨桥,汇流至双抛桥。两河相通成为子城南面护城河的一段。中间的虎节门下有桥名叫毛应桥。填河筑变为路,那是民国17年(1928年)以后的事了。

  还珠门。五代后唐长兴四年

  (933年),闽王王延钧改名王鏻称帝,改年号为龙启。在虎节门外设重关,上为楼台,下有双门,称镇闽台,又称龟头门,取“龟头”与“归投”谐音,有要人民归附投诚的意思。原址在今东街口十字路靠北处。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6),州太守严辟疆取“汉孟尝守合浦,德政所感,去珠复还”之义,更名还珠门。因建此门楼时在双门当中凿一大石狮,又称狮子楼。

  清代,都督署遭大火,只剩下门口的一对石狮,便把它们移到这里,成了三狮,才有“双门楼三狮制五虎”的唱词。

  利涉门。王审知筑罗城,

  它的南门叫利涉门,又叫南利涉门,原址在今天安泰桥北。安泰河是罗城的南面护城河,安泰桥是它上面的桥,这里是城区运河交通的总枢纽。

  利涉门上重楼挟阁,门下人烟绣错;安泰桥下舟楫云连,桥左右两岸酒馆妓楼并肩,月挂树梢,弦歌笙管在柳荫榕影之间流淌不绝。西侧的桂枝里,日后流出了一曲悲凉凄婉的《荔枝换绛桃》,东侧是朱紫坊。

  宁越门。王审知在罗城之外又筑南北夹城,

  南夹城的南门也是双门,当时称登庸门,严辟疆主事福州时将它改名为宁越门,原址在今南门兜十字街的北侧。

  合沙门。元绛知福州时,

  在宁越门之南创建门楼,初名远南门,宋政和二年(1112年)改为合沙门,原址在今天的洗马桥北,是福州宋城的南门,门外的护城河,因常有将士在南校场(今五一广场)训练后,将马匹拉到河里洗刷,所以把这一段河叫洗马河。

  七座谯楼在11世纪下半叶,即宋神宗在位前后的一段时间里盛况空前,之后就有早有晚地废掉了。

  七座谯楼中最有景致和韵味的当是利涉门。政和四年(1114年)被大火焚毁,就再也没有重建了。

  明洪武四年(1371年),朝廷特派驸马都尉王恭督办修筑重建福州城池,建成后为明府城。该城设7个城门,即东、西、南、北4门和水部、汤、井楼3门。

  明代设立布政使司于都督府旧址,嘉靖三十六年(1557年)设巡抚,权位凌驾布政使司之上,后来在巡抚之上更设总督,布政使司更显卑微,都督门重楼也渐渐成了往事。

  其他楼门,随着社会的进步,交通的发展,在民国或是新中国成立初期,分别被拆筑路,其旧址均成为坦途,不复存在。(吴建忠)

【责任编辑: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