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印象闽都

南屿“荔枝王”

2014-07-01 14:58:26    来源:福州新闻网

  荔枝被古人誉为“果中王”,有几十个品种。宋蔡襄在《荔枝谱》中载:“福州种植荔枝最多,延迄原野,洪塘水西(水西旧指南屿)尤其盛处,一家之有,至于万株。”“其中优良品种有一品红、状元红、大丁香、满林香、十八娘等。”

  南屿是盛产荔枝之地,至今境内的河岸、路旁、杂地仍矗立着许多的数百年树龄的荔枝树。其中一株将近千年的“荔枝王”生长在境内的江口村浦口自然村村口的桥头畔。该村一位老叟告诉笔者,“荔枝王”为该村始祖植于宋淳熙年间(1174—1189)。传说宋末的一个夜晚树主干遭雷击断,后复长成即成空心。明万历三年(1575年)夏,首辅叶向高来南屿水西林姻亲林如楚府上(叶向高之女嫁林如楚之子林昌禧),傍晚两姻亲同登南屿太平山畅游,并吃荔枝作赋。南屿水西林有一片“一品红”荔枝树,其果名闻福州城。叶常在荔枝熟时来水西林品尝。叶向高伫立太平山“旗山第一峰”上,边吃荔枝边观赏南屿村野景致。当他极目东眺时,见江口浦口处有一巨树直矗立江滨,绿阴半江,树上荔树如星火。便问林如楚,林告诉他,此树为南屿“荔枝王”,树龄已达400余载,品种也是“一品红”。叶听后心仪顿生,决定前往观赏一番。次日独自坐轿来到江口浦口,恰巧村民在古荔枝树上采摘荔枝。村民见叶文质彬彬,大儒打扮,便将一束荔枝请他品尝,叶接荔枝后从怀中取出一把白扇送给村民并道:“古人‘荔枝换绛桃’,今日你们送荔枝,我赠白扇。”留下了叶相爷浦口尝荔枝赠白扇之美谈,闻名于今。

  据传,当时浦口村遍植荔枝树,如此硕大的荔枝树有36株之多。后来因与邻村产生纠纷,发生械斗,全村男女倾巢出动,浦口村不是邻村的对手,被打败。邻村人从田野搬来稻草,堆积在荔枝树下焚烧,因抢救不及,35株荔枝树全被烧死,唯桥头这株因树下有村民为永葆荔枝树长存而建的土地公神龛,才躲过大劫,活至今天。神龛今虽荡然无存,但基石尚留,遗迹还在。事后,浦口村人记起珍存的叶向高赠的白扇,到县衙控告,因白扇未题字,不能确认是叶相赠予,证据不足而败诉。

  如今,“荔枝王”树身瘤状突兀,非常难看,树身空心之洞敞开,但树根如虬龙,枝繁叶茂,荫蔽桥头四周。“荔枝王”是鸟的天堂,是人们夏秋纳凉的好去处。其主干需4人合抱。经测量,胸围5米,树高16米,冠幅平均18米,树龄830年。

  在环境、空气污染的今日,“荔枝王”每年均会开花结果。它属于全村公有,村民在给自家果树喷药时,顺便给“荔枝王”喷洒一番。由于村民的关爱呵护,“荔枝王”小年亦产果五六十斤。奇的是所生之果,东面一边核小,西面一边核大。2005年8月初,笔者带闽侯县政协文史委《闽侯名木古树》编写组到浦口采写此树时,荔枝已被村民摘了,好在树上尚有漏采之果,村民将漏采的荔枝采下给我们品尝。果真东面核小,西面核大,而且果粒皮薄,肉脆汁甜。

  清末民初,里人宋德铿特为“荔枝王”作《桥头古荔》诗一首,诗云:“空心古荔近千年,矗立桥头浅水边。绿叶新枝犹茂盛,应知雨露总无偏。”

  为保护好“荔枝王”,村民在树的四周砌石培土,每年春秋两季都给它添加新河泥,使其枝繁叶茂,年年开花结果。

  (柳振土文/图)

【责任编辑: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