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 文艺资讯 >> 文艺新闻

60年前话剧《龙江颂》主创人员聚首忆旧

2023-09-14 10:04:20来源:福州晚报  作者:顾伟 张旭阳

如今60岁以上的中国人,大都看过《龙江颂》,它是经过那个时代的中国人都难以忘却的记忆。电影《龙江颂》1972年由现代京剧搬上银幕,而现代京剧《龙江颂》的前身则是福建省话剧团1963年创作排演的同名话剧。

60年过去了,还有多少人了解《龙江颂》幕后的“激情”往事?

近日,本报记者寻访并召集了当年《龙江颂》表演一队男主角郑强的扮演者黄家斌,表演二队男主角郑强的扮演者林蒲生,表演一队中富裕中农儿子钱新的扮演者李又子,表演二队道具设计师陈世荣等主创。当年他们都是二三十岁的年轻人。回忆往事,他们有聊不完的话题。

60年前话剧《龙江颂》主创人员聚首忆旧福州晚报记者顾伟(左起第三人)邀《龙江颂》主创聊60年前的往事。

剧本来源于真实的抗旱事迹

1962年底开始,地处九龙江下游的福建省龙海县遭受百年罕见的特大旱灾。1963年元宵节前后,当地政府制定出截流九龙江的抗旱方案。但是堵江后江水倒流,龙海县榜山公社1300亩农田就要被淹掉。当地县委希望大家“小利服从大利,小我服从大我”,挽救下游5个公社的10万亩田地。

1963年4月7日,《漳州报》率先为丢卒保车、顾全大局的“榜山风格”作了系列报道。接着《福建日报》《解放日报》《人民日报》都发表了赞扬龙海人民为抗旱斗争迸发出“榜山风格”的新闻。当年,华东地区准备举办现代题材话剧会演,时任福建省文化局局长的陈虹提出创作以“榜山风格”为题材的话剧。7月下旬,陈虹率陈贻亮、向增等人深入抗旱社队体验生活。9月下旬完成《龙江颂》剧本初稿。

作为话剧《龙江颂》创作排演的“总指挥”,陈虹在创作过程中,强调要展示新型农民的社会主义的思想觉悟,要展示在抗旱斗争中,农民如何处理个人与集体、小集体与大集体的关系。

早在1963年抗旱时,宣传人员就排演了芗曲《榜山风格赞》和芗剧《碧水赞》,话剧是第一次亮出《龙江颂》招牌。《龙江颂》剧本的执笔者是江文和陈曙。其实,江文是陈虹的笔名,陈曙是闽派戏剧领军人物陈贻亮的笔名。

60年前话剧《龙江颂》主创人员聚首忆旧话剧《龙江颂》当年的宣传海报。图为场景:龙江大队大丰收。

一车老物件运到了福州

《龙江颂》剧组一成立,李又子就是主创人员之一。他回忆道:“以前我们演话剧是拿到定稿的剧本后才排戏,《龙江颂》为了赶上在上海举办的华东地区话剧观摩演出,编剧写出一幕初稿,我们就排一幕戏。排练过程,陈虹局长在排练厅亲自督阵指导。当年福建省话剧团有王琨生、向增和叶洪威三大导演,平日里大家各排各的戏。为了《龙江颂》,三大导演拧成‘一股绳’,共同执导。”

演员们在排戏,剧团舞美和道具师也没闲着。道具设计师陈世荣回忆道:“当时《龙江颂》的舞美设计潘子光带队去龙海采风并选购道具,确定了闽南风格的红墙矮楼为舞台主体结构。我们从当地收购了一车物件运到福州,其中有当地人用的茶桶、锂鱼灯、扫把、土箕和斗笠等物品,供舞台设计时参考。”

《龙江颂》开场舞台上有三株茂盛的香蕉树。陈世荣说:“为了让舞台上的香蕉树树叶有层次感,我们找到位于上杭路的福州第八塑料厂,请他们特制了50米的塑料薄膜,让新叶呈现淡淡的绿,而老叶是偏墨黑的绿。”

第三场洪水合龙的戏需要大量的茅草上台。陈世荣说:“当时我亲手制作了大量的茅草堆道具。这些道具是空心的,外面贴了一层真正的茅草。茅草是有刺的,贴草过程中我的手被刺得伤痕累累。”

60年前话剧《龙江颂》主创人员聚首忆旧话剧《龙江颂》剧照。

三天半拿下剧本的“临时”主演

《龙江颂》11月赴上海演出前请时任福建省委书记的叶飞审看,当时叶飞在南平主持工作会议,而福州至上海的火车会经过南平。于是,审看会就定在了南平。叶飞在南平电影院看完节目后,认为“戏不错,不过男主角郑强这位龙江大队支部书记扮演者太胖了,他不像大队书记,有点像县委书记、地委书记,必须换人”。

当时黄家斌正随福建省话剧团一支演出队在厦门等地表演话剧《年轻的一代》。他临时接到有重要任务的通知,立即赶赴南平。人到了南平才知道是要他接演郑强这角色。为保证上海演出,他必须用三天半时间拿下《龙江颂》。

黄家斌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他回忆说:“当年《龙江颂》成员大都没去过上海,能到上演演出,许多人早就计划好要抽空去逛逛南京路、走走上海外滩。由于男主角郑强这角色临时换角,剧组入驻上海锦江饭店后,领导下令所有人演出前都不能离开饭店,要配合我排戏。饭店楼层走廊和一楼大堂成了临时排练厅。我白天和同事对台词、走台步,晚上背台词,那三天半时间真是精神高度紧张。”

60年前话剧《龙江颂》主创人员聚首忆旧《龙江颂》主创近照,左起李又子、黄家斌、林蒲生和陈世荣。

南方演员春节“求米”

今年94岁的黄家斌和88岁的李又子,回忆往事不胜唏嘘。《龙江颂》是从南平到上海参加会演的。为了能顺利演出,路过南平的火车加挂了一节货运车厢。火车在南平火车站只停十分钟,可《龙江颂》的布景、道具、灯光、服装等演出物资距离货运车厢有几十米远。时任福建省话剧团团长的于江是南下干部,他下令所有演职员都要成为“抢运队”一员。火车一到站,大家争分夺秒,来回奔跑抢运。那时剧组成员都年轻,仿佛有使不完的劲。汽笛拉响时,演出物资全部都装上了车,所有人才如释重负。

《龙江颂》在华东区话剧会演中获得优秀话剧创作奖和演出奖,还被推荐到北京演出。剧组1964年1月到达北京,在北京首都剧场演了32场,还进入中南海表演,不少党和国家领导人到现场观看了演出。

《龙江颂》在京演出期间,正逢1964年的春节,为演员们配备的春节食物是饺子。北方人过年喜欢吃饺子,可南方人吃了三天饺子后觉得浑身没劲。那时街面上的米铺过春节不开门,为了照顾这些南方演员的口味,剧团领导通过各种关系去找“米”。李又子笑着说:“当时我们公认稀饭比饺子好吃百倍。”

曾为福州人定制方言版

《龙江颂》剧组先后在上海、北京演出,其后又沿着济南、合肥、南京等地,在华东地区一路巡演,回到福州已经是1964年5月。《龙江颂》在省外屡获称赞的消息传到福州,福州观众提出:“我们也要看《龙江颂》!”

1964年,福建省话剧团在留守人员基础上成立了《龙江颂》演出二队。林蒲生是二队中男主角郑强的扮演者。他说:“我们的首演是在东街口的省人民剧场,那时福建省、福州市的许多领导都到剧场来看戏了。”

1964年全省农村工作现场会在福清音西大队进行,《龙江颂》被邀请到现场演出,那时福清农村能听懂普通话的人不足三成,有人建议改成方言版,于是话剧《龙江颂》有过全本福州话的版本。

福州演出后,剧组又到泉州、漳州、厦门等地进行了三个多月的巡演。《龙江颂》演员一队的主战场是在省外,二队主战场是在省内,演出福州话版《龙江颂》的正是二队。

他们打造了一个时代的经典

省话剧团创建之初,创作过《种橘的人们》《海滨激战》等现实主义题材的作品,然而在上世纪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和全国各地的舞台剧演出一样,陷入了“名(名著、名家)、洋(国外作品)、古(古装戏)”的表演氛围。话剧《龙江颂》如同一股清风,带动了福建现代戏的创作。

1964年,借助《龙江颂》的成功,福建举办了现实题材独幕话剧的会演。一时间全省各地涌现出许多优秀节目,这些节目都汇聚到了榕城。1965年和1966年,福建省话剧团将其中《鸭与蛋》《三个秀英》《小事不小》《螺丝钉》《交车》《向阳花》《喜报传来之后》《东海歼敌记》等作品移植,搬上了省城舞台。

访谈中,当年这一幕幕“激情”往事的亲历者们感慨万千。《龙江颂》从话剧起步,到后来的京剧和同名戏剧电影,反映的是一个时代。无论是思想性,还是艺术性,它都堪称是那个时代最经典的文艺作品之一。(记者 顾伟/文 张旭阳/摄 资料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责任编辑:徐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