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明清近代福州民间木雕略谈

2014-11-10 15:29:56    来源:福州新闻网

清代福州木雕《和合》。

  □艺坛杂记

   ■陶之静

  明清近代,福州民间木雕名家辈出,技艺精湛,与浙江东阳、广东潮州为中国木雕三大产区。主要题材有人物、动物、花鸟、鱼虫等。雕刻技法有圆雕、浮雕、薄雕、镂空雕、透雕、阴雕、镶嵌等。人物作品以神仙、佛道以及历史名人为主,多为圆雕,作为寺庙佛像或摆件。动物常见的有龙、凤、麒麟、虎、狮、马、象、鹿等,多为圆雕。花鸟类常见的有薄雕、浮雕、透雕、镶嵌或圆雕,多作为建筑雕刻构件,或为漆器、屏风装饰构件。根雕以各种花鸟、动物题材居多,利用盘根错节的树根,相形度势,巧施刀斧,作品讲究神似,似是而非,融自然美与艺术美为一体。此外,民间木雕还以建筑雕刻装饰为常见。

  在三坊七巷古民居的内部建筑构件中,雕梁画栋,精雕细刻,精心装饰。主要雕饰的部位大致有三部分,一是厅堂的前廊构架和顶棚,二是厅堂明间的正立面,三是门窗户扇。廊位部分的修饰,明代的檐下出挑斗拱方整大方,拱(挑)的线条流畅,撩檐由令拱承托;清代的檐下斗拱,斗的造型呈多样化,有梅花、海棠,大至蝶状形。撩檐下用的是垂柱、雀替(挂络)。明代廊的构架大多朴素无华,一般在梁上驼岸雕刻一些花卉,棚顶采用弯椽。清式廊位构架的所有构件或大部分均施雕刻,雕刻内容有人物、花卉、鸟兽等,丰富多彩。穿斗构架、插斗、重柱、月梁托座等处饰以花草、山水、人物、鸟兽,精雕细刻,格调古雅。驼峰则常雕作狮形,民间俗称之“坐梁狮”。厅堂明间正立面的装饰,屏门多用朱红点金(也称“飞金”)。屏门上襻间的斗拱,明代常见用倒立人字驼峰和规整的一斗三升;清代则常见变形的一斗三升,雕刻成花篮形、宝瓶形、卷书形等。如衣锦坊郑宅的襻间斗拱,雕刻有如意、卷书和五福如意云等。雕刻中常见卷书、诗词题刻、琴棋书画等图案,以显示主人的身份。三坊七巷许多民居宅内门窗如花门隔扇等的装饰亦精美别致。门窗的漏花一般采用镂空悬雕,榫接而成,工艺精巧,图案花饰丰富多彩。如各种几何形图案、双盘长八吉图案、方胜、万福、步步锦等,有采用写实方式雕刻的各种花鸟鱼虫和梅兰竹菊等,还有龙凤、麒麟、天禄等表示吉祥或辟邪的传统动物图案。在一些民居中,还有雕刻龙虾、鲎和螃蟹等图案,龙虾大致取其长须,寓长寿或“弯弯顺”之意。信仰佛道的居民,则在门窗等处雕刻如意纹、卷草纹、法轮、暗八仙或太极、八卦、四灵和祥云等图案。

  明末清初,福州地区的民间木雕从传统的佛像与建筑雕刻中分支而出,出现了专门从事民间木雕艺术品的雕刻。在木雕艺术园地中,相继出现了柯传灿、柯传钟、柯世赐、俞连科、柯世仁、柯庆元、陈天赐、陈道灿、陈良礼、王清清、陈瑞年等出类拔萃的雕刻高手。清末民初,这些民间木雕艺人大多聚集于福州郊外的象园、大坂、雁塔、小坂、王庄、连潘、连宅、紫阳、水部等乡村,逐渐形成了象园、大坂、雁塔三支民间木雕流派。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