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东山戍台班兵墓群

2014-04-13 11:18:11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徐凌

  ■徐凌

  在过去的铜山古城外围,有一片不到200平方米而不为人知的墓园。这里,曾经荒芜一片,谁也想不到,这片墓园竟是清代戍台兵丁的安身之处:他们静静地躺着,大多没有姓名。听老人说,这片墓园曾经非常大,后来因为建设的需要,才慢慢压缩到我们现在看到的范围。

  清朝政府当时都是在大陆设营置兵,兵丁来源也是当地的民众,这些兵丁对本地的地理环境熟悉,文化相通,有利于管理。这就是清政府沿袭明代卫所制的绿营兵。这些兵丁分籍分业,驻防汛地,永久定居;吃粮拿饷的绿营兵死后,他们的儿子就子承父业,称之为“世兵”。

  清政府当年为什么要派兵丁跨过台湾海峡去戍守台湾,而不是在台湾本土招募兵丁呢?

  清朝初年,郑成功收复台湾后,就以台湾为根据地进行抗清活动,对清政府造成极大的困扰,经过康熙帝的苦心谋划,以及施琅在澎湖海一役的血战,清政府才得以解除心腹大患。但是清政府因为台湾偏据海外,其民风颇为彪悍,加上对反清势力的顾忌,尤其是清朝水师并不强大,而且组成人员也多是汉人,对于满族统治者来说,这是非常忌惮的,所以他们并不在台湾招募兵丁,建立兵营,而是另外实行班兵制。

  调台之兵来自内地五十余营,抵台后每一台营皆由内地数营乃至十余营之兵组成,以达彼此牵制的目的。戍台之兵以三年为期,由原营派遣同额兵丁换班更替,故称之为班兵。清初戍台兵力上万人,分为水陆十营,但兵丁都不是台湾人。陆营兵丁来自于漳州、汀州、建宁、福宁、海坛、金门、福州、兴化、延平、闽安、邵武等地,而水师营兵丁则来自福建的海澄、金门、闽安,以及抽调广东的水师。

  戍守台湾的班兵在台湾因疾病或其他原因死亡,其亲友家人自然会出面治丧,并扶棺回原籍归葬。在台湾无家人亲属的人只能依赖战友、同乡或者上司的善心,有人愿费心打理,遗骨才能被运回故乡。东山县铜陵镇桂花街的戍台班兵墓即是这些无后兵丁的最后归宿。

  清代的官与兵地位悬殊,武职官的待遇、轮调以及身故后事的处理等等都与班兵不同。从该墓群的简陋来看,应该不会有军官葬于其中。所以此古迹实际上只能算“东山戍台班兵墓”,确切地应该称为“清铜山营戍台班兵墓”。

  这就是班兵的历史背景。正是这些班兵,为台湾海峡两岸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班兵实行三年一换班。为避免换班时出现防务漏洞,每班都分散成三四起。也就是说,同营同班的兵丁离营赴台及离台归营的时间,可以有数个月到一两年的差距。兵丁回到大陆,他们可以将在台驻地周围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状况带回家乡;乡人若打算移居台湾,班兵也可介绍尚滞留台湾的朋友加以接应和照顾,这从许多台湾移民的族谱上可以看到。清初移民到台湾的闽、粤人,似乎对他们移居的目的地非常清楚,他们可以直接从家乡迁入台湾中部、北部,从此定居下来。以当时的交通及社会经济条件来看,他们不可能先派人勘查未来的住地,而对于台湾未开发之地能有详细资料的人也似乎不多,最可能的介绍人就是经年驻扎或巡哨某一地区的班兵。

  其实,班兵在海峡两岸穿梭并吸引闽、粤移民也有一定的必要性,因为当时台湾很多班兵驻扎的汛塘兵力非常薄弱,有驻兵二三十人已算是大汛,小的汛塘常常只有七八名守军,面对动辄数十人、上百人的猎头高山族及土匪,常常连自保之力都不足。尽量招引同籍人或至少是语言文化相近的汉人移居驻地附近,对班兵的挣扎求存肯定是有帮助的。所以,清代台湾的迅速开发,班兵在其中穿针引线功不可没。

  马革裹尸还,瓮罐载骨归。这片戍台班兵墓,就这样,一直在无声地诉说着那些曾经为我们国家领土完整统一作过贡献的无名烈士的功绩。

【责任编辑:黄新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