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水缸的命运

2015-03-16 15:27:45    来源:福州新闻网

  □史林折枝

  ■郑秀杰

  旧时的乡下,大多数农户家里或多或少都添置有石磨、石槽、水缸等一些生活家具,特别是那些大大小小的水缸,大都放在灶前屋角,平时盛满清水,除了烧饭做菜,应急时,还有灭火的功用。

  20年前,笔者在中房镇满盾村教书时,在一座古民居里,曾见过一口精致的陶制大水缸。水缸呈灰褐色,高约1.3米,口径1米左右。光滑的釉面外壁上雕有精美的翔龙飞凤以及花开半妍的牡丹图案:金色的凤凰展翅飞翔,与下边张牙舞爪的飞龙,构成了精美绝伦的“龙凤争斗图”。其左侧,花开半妍的牡丹栩栩如生,与右边一组怒放的菊花相呼应,呈现出主人对花开四季的美好向往。

  这水缸可是他们家族的传家宝呀!百年的缘分,迢迢万里的运抵,曾让他们的祖先费了多大的劲?

  满盾村位于罗源县东部宝胜山脚下。秀美的百丈龙潭瀑布就在村西,古有“水涨湾”奇观,传说每到夜晚两山合拢水就涨到村里,至天亮时两山分开,涨水消退,水涨水落,因此而得名满盾。

  满盾村人多姓卓,始祖卓洛,据说是五代后唐长兴元年(930年)从福州鼓山脚下移居此地繁衍至今,也有说是从福州三坊七巷中连接文儒坊与衣锦坊的闽山巷迁来,有闽山巷的“卓公祠”为证。

  至清雍正年间,卓氏先祖卓泽禄靠收租和经商,积聚了大量财富,成为当地赫赫有名的地主。据卓氏后人介绍,卓泽禄先是在浙江宁波一带从事茶叶批发生意,有一天,他看上了一口大水缸,花了两千块大洋买下,并雇人亲自押送,走宁波水路,经过半个月的时间,才运抵宁德三都澳港。之后,他又叫上村里的20个青壮年,小心翼翼地沿着千年古驿道的白鹤岭,挪移着向山顶进发。由于白鹤岭山高路陡,可想而知,当年搬运水缸是何等艰难。

  财大气粗的卓泽禄回到家乡后,倾其所有,择山腰,动建五栋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的大宅给他的五个儿子。每栋房子都雕梁画栋,做工精美,特别是那些形状各异的柱础上雕刻的八仙过海、刘蟾戏水等吉祥图案,展示了清代工匠的精湛技艺。

  20年后,笔者再次来到满盾村,急匆匆地赶往那个有水缸的深宅大院,因心中一直惦念着大水缸,如今还安好否?

  推开大门,大水缸还在,屋里那位老妇还孤独地留守着。见到我,还能认得出,并端上热茶。然后忙她的去了,留下我一人在天井埕上与大水缸厮磨了半日。古铜色的大水缸依然完好无缺,依然装满了水,依然雨天不溢,晴天不干,始终保持着同一水位。只是缸里不养鱼了,也没有了荷花。

  回程时,我特意走了一段古道,抚摸着古人立的“玉笋”石碑,便想到陆游到宁德上任经过这里时,必定还牵挂着沈园的衰败吧;想到了1934年工农红军在村后宝胜山与国民党那次遭遇阻击战的惨烈场面;想到了日军溃败后,在这一带犯下的滔天罪行!

  回程的车上,我想,大水缸一定会陪着老屋老去,连同老妇蹒跚的背影,定格在山村水乡的梦里、画里。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