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化要闻

老街延平路将改造引留影 是多部闽剧真实发生地

2013-08-20 16:55:34    来源:东南快报

福州新闻网

  延平路上透着浓浓的市井味

福州新闻网

  延平路上的福州小刀厂如今大门紧闭

  原题:老街延平路将改造

  引市民留影

  这里是闽剧名段《贻顺哥烛蒂》和《拣茶记》的真实发生地

  福州台江区延平路将要改造,牵动着无数福州文化爱好者的心,这不仅仅是因为这条老街充满了浓郁的老福州气息,也因为这是闽剧著名选段《贻顺哥烛蒂》和《拣茶记》的真实发生地。

  19日上午11时许,延平路旁,斗大的“拆”字十分醒目。与即将开拆街道的冷清不同的是,老街上最近人来人往,反而十分热闹:很多中老年人组团拿着相机,对着旁边的老房子和一些地标拍个不停。

  附近居民说,这条街年底前会拆掉一部分,而龙岭社区居委会的工作人员表示,具体何时动工还未知。

  酒坊,裁缝铺,幽深小巷这里有浓郁的老福州气息

  19日,记者到达延平路后遇到了七八个摄影爱好者。他们正用相机记录下老街正在上演的故事:巷子里奔跑的小孩,光饼店里满头大汗算账的老板娘,还有街上的“膀爷”们洗头的场景……他们边拍边感慨,“这么有生活气息的老街,在福州越来越少了!”

  延平路并不宽,破损的路面加上路旁三三两两的青砖房,都印证着它悠久的历史。

  路的两边,遍布砖混结构的木板房,木板房的大门都是高大的木板门,大木门的旁边都有个店面,户主兼老板做点小生意,卖点食杂或者开个裁缝铺、早餐店,从事的都是老行当。

  这条路上有个酒坊,卖的是一对80后小夫妻自酿的酒,十多平米的铺面里摆满了酒坛子,酒坛上贴的红纸标注着每斤酒的价格。附近的酒客光着膀子来打酒,老板熟练地拿出瓢和瓶子,一瓢就是一斤,几乎分毫不差。

  这里的巷子很深,也很窄。附近的几个老居民说,这里曾是清朝海防衙署的所在地,也叫海防前。

  路边有个厂区,挂着“国营福州小刀厂”石质牌子,牌子已经发黄。说起这个小刀厂,老居民林先生无比骄傲,他说这里曾经是福州实业兴隆的代表,从上世纪50年代到80年代,小刀厂因生产出“可以使用一辈子的剪刀”而享誉全国。

  这条路上浓郁的老福州生活气息,感染着不少人,在此等公交车的路人们也议论,福州应该保留这样的老街巷,让后来人看看福州以前的生活面貌。

  而更多的人则表示,老街的精华,早在上世纪八十年代前就已经拆得所剩无几,留下的只是一点遗迹。

  《贻顺哥烛蒂》、《拣茶记》这里是闽剧名段的发生地

  很多人造访延平路,都奔着一个著名的故事《贻顺哥烛蒂》而来,起码在老福州人心中,它几乎成了闽剧的代名词。

  该剧讲述了清末发生在福州延平路南段的一个故事:一个叫马贻顺的吝啬鬼开了一家丝线店,因贪恋船工陈春生的妻子林春香,在春生出海生死未卜之际,逼迫春香改嫁给他。后春生回家,两夫争一女,官司打到公堂。官家让春香假死,看谁会认领尸体。结果春生领回春香,而马贻顺只领回了一截烛蒂。

  还有一个故事是闽剧《拣茶记》,讲述了一个大烟鬼不顾家,靠老婆色相去赚钱,结果人财两空的故事。民俗专家方炳桂在自己所著的《福州熟语》一书中提到,这个故事发生在铸鼎环(今学军路西段)。也有老居民说,它就发生在跟学军路相接的延平路上,只是今天的延平路相比清末时短了许多。

  此处的老居民林依伯、陈依伯等都说,最近不断有背包客询问贻顺哥丝线店的具体地址,他们都指出大概地点是在台江区第四中心小学对面,但是年代久远,具体地址恐怕很难考证。

  民俗专家方炳桂则说,他出生在延平路,此处有两家光饼店和一家餐馆很有名,“餐馆”叫“信义”(音译),包子享誉全福州,但早就没了。至于“贻顺哥”的丝线店,方老说,它应该是在延平路附近一个叫后田街的地方,此处早就成了大马路。

  (东南快报记者 孔丽/文 刘兴/图)

【责任编辑: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