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文化要闻

神奇的长乐琴江满族文化村 八旗文化“活化石”

2013-09-01 19:38:05    来源:福州新闻网

福州新闻网

琴江满族文化村,街道上到处保留着这样古朴的建筑样式

  福州新闻网讯 在美丽的闽江下游南岸,长乐市航城街道,有个民情风俗独特、富有传奇色彩的少数民族满族村----琴江满族村。这个神奇、有着辉煌历史的满族村古迹众多,人才辈出,文化底蕴深厚,成为中华八旗文化的“活化石”,近年来吸引了无数的游客前来观光,追忆那段光辉的岁月。琴江原为清“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是当年清代全国四大八旗水师之一,也是目前我国(中国)东南沿海仅存完整的清代水师城堡,迄今已有300年的历史。琴江满族村位于长乐北部闽江下游南岸,村域总面积0.6平方公里,总户数157户,共有418人。先后被评为首批“历史文化名村”、“福建最美的乡村”、“全国历史文化名村”,2012年被列入第一批“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名录。

  琴江满族村位于闽江下游南岸,与福州(马尾)经济技术开发区隔江相望,是福建省唯一的满族行政村,距长乐市区4公里,水路距闽江出海口15公里。清雍正六年(1728),镇闽将军阿尔赛奏请朝廷从老四旗中抽调513名官兵携眷进驻琴江,围地筑城,建立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是当时全国沿海四大水师旗营之一。三江口水师旗营立营后,官兵们肩负着保卫海疆的重任,几乎参与了我国东南沿海所有的重大军事活动,屡建战功。旗兵皆世袭,一律携带眷属,最盛时聚居3000多人。著名的有平定台湾林爽文之乱,歼海盗蔡牵于黑水洋,最辉煌的一页是参与甲午中法马江海战抗击侵略者。统领黄恩禄以“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为由率部奋勇杀敌,驻三江口水师旗营的全体官兵以八艘木壳船与法军铁甲舰浴血奋战四昼夜,全营513名官兵共牺牲129人,在琴江村前的闽江江面上上演了中国近代史上悲壮惨烈的一幕。在琴江村的江边照壁上还留有林则徐手书“海国屏藩”四个大字,以及纪念海战的琴江公衙门、忠魂堂、烈士停尸处、马江昭忠祠等。村后山建有琴江抗法烈士陵园,墓碑上刻有 “福州三江口水师旗营中法战役阵亡烈士、戍边殉职官兵暨眷属”满汉两种文字。至今每年七月初三举行公祭活动,村民们自发来到江边放送水灯,剪纸焚香,祭奠先烈英灵。

八旗官兵的旧邸,历史久远,但牌匾上的四个大字仍然可以看出其在海防上的卓著功勋

  琴江满族村民俗风情由于其作为旗兵的历史背景和自身的民族习惯,与福建当地有较大不同,如在语言习惯、婚丧喜庆、服饰、饮食等方面自有特色。由于现有大部分村民是当年水师旗营官兵的后裔,因此至今还保留一种神秘的方言“旗下话”。保留着满人的习俗,过着满人的节庆。村里有一种名叫“抬阁”的民间文娱活动,由旗人祖先从北方带来,已有二百多年的历史。“抬阁”源于北方游牧民族节日欢乐,因其用缩小的活动舞台让人抬着,随处演出,其状似阁台由人抬着走动,故名“抬阁”。“抬阁”文艺表演作为当地的一项重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经过不断保护传承至今,仍然受到许多观众喜爱和关注。琴江村也因此被福建省政府授予“福建省抬阁戏民间文化艺术之乡”称号,“抬阁”也被列入福建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此外,许多民谣、传说和每年七月初三的群众公祭活动也都带有浓浓的满族风情。

  琴江满族村经历了280多年的风风雨雨,神奇地保留了中国乃至全世界的多个唯一:我国东南唯一满族村、我国唯一保留较完整的清代军事城堡旗人“八卦城”、我国唯一一个参加过近代东南海疆所有重大海战的村庄、世界上现存唯一一个兵民合一的古营盘。琴江村人杰地灵,人才辈出。琴江满族同胞祖籍在辽东、铁岭、延边抚顺、三韩,属镶黄、正白、镶白、正兰的老四旗。民国海军中将许建廷、我国海商法奠基人之一黄廷枢,以及爱国人士曹鸿翥等等英才名流均出此地。

  近年来,长乐市委、市政府对琴江满族村历史文化的挖掘保护工作历来高度重视,将其纳入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相继修复建成了琴江八旗文化博物馆、八旗广场、八旗英烈园、八旗军旅园、古兵房、四大名府、旅游停车场等,完成了将军衙门周边环境整治,制定首里街等遗址的规划保护方案并分期分批进行修复,游客量直线上升,成为长乐向世人展示琴江满族文化的重要平台和窗口。

  (福州新闻网记者 熊志敏)

  (版权作品,未经福州新闻网书面授权,严禁转载,违者将被追究法律责任。)

【责任编辑:池文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