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闽都别记》与闽中民间熟语

2014-12-01 15:42:59    来源:福州新闻网

《闽都别记》(资料图)

  □史海泛舟

   ■李毓明

  熟语是广大民众长期社会生活的集体智慧和结晶,许多熟语在表达各种民俗事象方面有深厚的文化积淀,一些熟语甚至成为后人研究民俗文化的“活化石”。熟语中的谚语是民间百姓口头长期流传的现成语句,反映了人们对自然社会环境、日常生活和民俗事象的认知和经验,是人们在长期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实践中不断总结出来的精辟词语。作为颇具特色的乡土文学作品,《闽都别记》在各类故事描述中,也大量使用了各种熟语,使许多故事情节精彩纷呈,更加生动。时至今日,其中的一些熟语仍在闽中街衢巷陌流传,成为民间经典。笔者根据该书章回顺序,择要介绍部分内容。

  “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出自第3回,“过江泥菩萨,自身难保,还保别人?”其意分明。

  “龙船鼻好转弯”。出自第6回,“此乃青娘出个龙船鼻与启文转弯之意”。 喻给人台阶下。

  “烧水杀鲎”。出自第14回,林保曰:“烧水杀鲎鱼,想错了。”鲎鱼为海生节肢冷血动物,肉可吃,从海里捉来无须烧水即可宰杀。此喻画蛇添足,多此一举。

  “小鬼未见大猪头”。出自第30回,刘尚杰之舅俞百均曰:“小庙鬼未见大猪头。”旧时民间祭祀重要神衹时,一般都供以大猪头等供品,以示虔诚和隆重。小庙中的小鬼当然没有这种待遇。喻指未见大世面。

  “贪多嚼不烂”。出自第30回。喻贪心,适得其反。

  “鼓楼前拾柴配”。柴配,木柴碎片,木屑。《闽都别记》第32回说,福州鼓楼前中药店学徒徐得兴和余百均曾在鼓楼前拾柴配,后成为生死患难的总角之交。此后福州民间常以这句话喻非同一般的朋友关系。

  “鼓楼顶掏时辰牌——挨时度日”。掏,拿也。明清时期,福州鼓楼的屏山山顶建有三层高的镇海楼,其上有计时辰的滴漏和自鸣钟,每到一定时刻,就有人去挂时辰牌,报告时刻。由于要等待时辰,时间消磨很多,所以后来民间以此喻懒惰者消极怠工。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