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理发工匠”

2014-12-07 17:09:17    来源:福州新闻网

  绝大多数的理发工匠具有以下特点:一、“他们的生活大都是很清洁的,很少吃酒”;二、“他们大都染上了赌瘾”,在休息的时候,“都成群在‘呼卢喝雉’”;三、“他们大都是没有受过什么教育的,然而他们大多都能够讲评话、唱曲本”;四、“他们都是从理发店里学艺出身”,“多半是西北关外的农民和市里的贫穷子弟。习艺的期间为五年,习艺之初要有殷实的妥保。在习艺期间,吃老板的饭,所做的工作,除供伙计呼唤使用,为客人洗头、梳头、刮脸等外,还要兼跑街、代伙计铺设眠床、洗涤尿壶等,有的还要弄一顿饭食,他们的生活真是苦不胜言”。

  福州一些汤池店也有理发场所,为浴客提供洗浴之外的服务项目。据上世纪30年代初官方的统计,全市仅有四五十个理发工匠在那里,划出一块地方为浴客理发。

  他们的工作时间,要看生意如何而定。他们的收入,“有的受老板的聘雇,每月取得薪工由十余元至二十元不等,吃老板的饭;客人理发的工钱统归老板,盈亏他均不计”。“有的系向浴室的老板承禊,按月向浴室老板纳款,由十元至二十元,也是吃老板的饭”;“在大的浴室里,每月至少可弄到五六十元”。

  还有一类街头理发工匠,据上世纪30年代初官方的统计,全市有百余人。他们自己置备一副剃头担子走街串巷,剃头、洗头、刮脸、刮耳的最主要用具基本带齐,如同一个流动的、简易的、露天理发“店”。“他们的手艺,总是比较差一点,工钱也比店里便宜,每个只要八十至一百(文),多代劳动阶级剃光头。他们晴天在街上兜圈子,总可挣得六七毛钱,不过雨天就比较困难一点。”

  福州各种生活竹枝词《理发工匠》有云:“顶上功夫好用功,并州利剪快如风。如今僧俗无分别,刮得圆光四大空。”其中“并州”,为山西省太原市旧称。“并州利剪”著称于世有2000年,此处指好剪刀,不一定真产于并州。

  福州的理发业,“以前本有一种公会的组织,后来因为理发工人的不信任,所以便无形的解体了”。嗣后,城内的理发工匠们在仓前、南台,各成立一个自治组织“理发馆”,各公推出一个“馆主”。馆主的工作,除了业内协调管理外,还包括“代理发工人向外负活动及交涉的责任。理发店老板要雇聘临时工的,也必须向他通知,由他指定失业工人应聘”。理发工匠按月纳几毛钱的会费给“理发馆”,作为馆主的薪工和活动经费。馆主是终身职业,“等他死后,始可再由工人中选出一个补充之”。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