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二月

2015-03-23 10:45:09    来源:福州新闻网

蔢蔢草

  □福州岁时习俗

   ■梅珪源 文/图

  初一日

  中和节。“中和,王节也”,唐贞元五年(789年)德宗皇帝所创,此日休假,意在“天地和同”、“与众共乐”,民间“以青囊盛百谷果实,互相赠送”。

  宋代,福州建“州园在牙门之西,所谓春台馆是也。岁二月,启钥,纵民游赏,常阅一月,设鞦韆于春台馆之内外,与民同乐也”。蔡襄知福州时,在《开州园纵民游乐二首》诗中描绘园景:“鱼游知水暖,蝶戏觉春晴。草软迷行迹,花深隐笑声。”宋代以后此节消逝,“中和节届踏青天,作臛争尝野菜鲜。今日春台池馆废,花时不见打鞦韆”。

  初二日

  福德正神诞,俗名土地诞。传说,土地公本名张福德,生前是朝廷总税官,为官清廉正直,辞世后民间尊他为掌管银库的“福德正神”,商家奉他为守护神。全国许多地方都在此日庆贺土地公诞辰,但是在福州,只有少数商家,如南街、中亭街、上下杭等地段的钱庄在这一天贺诞,其他的在另一天举办。

  上二日。又称为迎富日、挑菜节。是日,各行各业全面开假,劳工上班、商贩上市、农夫上工。俗语曰:“二月二,逢种都落地。”此日谓之春耕节、春农节或春龙节、农头节或龙头节,以及龙抬头日。

  上斋。“自元宵后至二月二,儿童入私塾读书,谓之上斋”。

  清节底。古籍载:“二月二,吃粿耳。”意思是,把节日剩下的年糕等零碎食物消化掉。同时,把拗九节留下的拗九粥清理掉;或把过节未吃完的卤货等“菜底”,拢在一起煮咸粥吃。

  头牙。旧时从农历二月至十二月,每逢初二日、十六日,大多商家都做“牙”,其中二月初二日为“头牙”,谓之“首福”。是日,各店主祭神祀福,求生意兴隆;伙计被店主邀请“做头牙”,就是当年被继续受雇的信约。

  踏青节。古籍载:“闽中以二月二日为踏青节。”“士女联翩。多作郊行,斗草扑蝶,相与为戏,谓之踏青。”

  春分节气,阳历在今年3月21日。该节气意味着春季中分,昼夜等长。习俗有祭日、竖蛋等,谚语有“春分西风多阴雨”,“春分有雨是丰年”,“春分不暖、秋分不凉”等。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