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福州文艺网

闽都大家系列报道之一一八

“唐音”守护者赖董芳:矢志推广福州语歌曲,做母语歌曲的“夯者”

发布时间:2018-08-20 11:13:57  来源:福州新闻网  作者:邱陵

“唐音”守护者赖董芳:矢志推广福州语歌曲,做母语歌曲的“夯者”

2015年,赖董芳(右三)参加福州市公交公司举办的元宵联欢活动。

  踏入公益之旅,转变发生在潜移默化间

  上个世纪80年代,赖董芳还曾是个迷恋摇滚的文艺青年,最多的时候,拥有17把吉他,令许多音乐人羡慕不已。

  那时候,他有个外号叫“棚虫”。顾名思义,就是可以为了音乐创作,一直待在录音棚内,不用出来。商业演出、为企事业单位量身定制功能性广告歌曲、应邀为电视剧创作主题曲、担任才艺选秀节目专家评委……赖董芳凭着满腔热血,在业内声名鹊起,也着实自觉风光。

  表面光鲜亮丽的生活,逐渐让他心生厌倦,“早期创作这些作品时,虽然大气、精致,有的还是知名歌唱家演唱,却往往千歌一面,风格固化,唱不到百姓的心坎上,也就在晚会上昙花一现罢了。”赖董芳说,从大约45岁起,他的创作开始转换“跑道”,从服务“定制方”改成服务普罗大众。说得更明白一些,他已经有意识地转为公益音乐人了。

  事实上,他创作的第一首公益歌曲,还是当年他去福清支教的时候。一天,他发现班上那个当班长的女生突然两天没来上课,当他看到那个女生在集市上与母亲一起卖菜时,才知道女孩是因为家庭困难而不得不离开学校。赖董芳有感而发,写下了一首呼唤全社会关注农村失学女生的公益歌曲《乡妹》。1994年,《乡妹》参加全国MTV大会串获银奖。从此,他的公益歌曲创作热情一发不可收拾。

“唐音”守护者赖董芳:矢志推广福州语歌曲,做母语歌曲的“夯者”

赖董芳和他组建的摇滚乐队。

  “我向往单纯的音乐生活,快乐的遐想、自由的个性、激情的放纵,我发现,创作公益歌曲能让自己得到最大的快乐与满足。”赖董芳认为,只有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才能让价值最大化。

  1997年,为鼓励下岗女工再就业,他创作了《摇篮曲》;2005年,“龙王”台风肆虐,他创作了鼓舞斗志的《水调歌头·战龙王》;2007年,《世界有你有我》获世界特奥会主题歌大型国际征歌第三名,“好男儿”全国总冠军蒲巴甲演唱;2010年,受福建省红十字会委托,他创作了志愿者之歌《我选择 我快乐》,并制作了小提琴独奏、女生独唱、童声清唱、摇滚版以及志愿者通用版等8个版本……

  在这些公益题材的歌曲中,他为自闭症群体、白血病儿童、盲人等社会弱势群体发声,为历史风物、地方民俗、民间信仰放歌,也记录公交司机、福州喜娘、服刑犯人、外来工人等草根百姓的生活点滴。

  上下杭即将改造之际,台江区文化馆馆长陈华向赖董芳伸出“橄榄枝”,希望他为这片曾经繁华的商业街区写一首歌曲。赖董芳没有多想便应承了,他带着行军床和草席,直接搬进上下杭附近的陈文荣纪念馆小住两日,和当地居民请教流传在此的传说典故。不久,歌曲出炉: “西汉的海风,抚过沧桑,船已归航/那两支桅杆,可是上杭和下杭……”

“唐音”守护者赖董芳:矢志推广福州语歌曲,做母语歌曲的“夯者”

在马来西亚参加活动间隙,赖董芳(右二)与朋友们即兴弹唱。

  创作公益歌曲,意味着没有经济收益,赖董芳却一直坚持投入。为了节省开支,录小样时,都由自己代唱;总去录音棚,吃不消,索性自己投资近十万元,在工作室里装修了一间,还不时添置各种器材设备……尽管如此,这些年来,他在公益歌曲的推广上,也投入几十万元,让观众不仅听到旋律,还能看到用心制作的MV视频,更有利于传播。

  有人嘲笑他,“现在是市场经济时代,这年头能顾好自己就不错了,你还往里贴钱,真傻!”一开始,赖董芳听了也会跟人急,边说边摆出材料,证明付出有价值,现在这种声音渐渐少了,偶尔有,他也付之一笑。

  2017年底,他被中国人民大学乡村建设中心“爱故乡”组委会评定为2017爱故乡十大年度人物之一。这或许是对他多年来不计回报的付出最好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