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五月(上)

2015-06-23 11:19:32    来源:福州新闻网

  △“闽俗,端午以小红笺撰句,遍贴门户,谓之午时书”。入夏的午时书与初春的春联,在起源、内容、形式、用途等都有差异。

  午时书由古人于五日午时在住屋各门扉画“平安符”演变而来,“榜于门槛”(包括大门、房门、厨房、神龛等),“或印板、或墨书”,“句法长短本无一定”;除了辟邪、祈福的内容外,“各从臆造,或即景成句,或寄托其牢骚”。《福州竹枝词》云:“莫嫌涂抹贴神龛,语意含浑笔意酣。妙绝闺门红纸上,还将益母对宜男。”

  △五日午时,用前些日汲取蓄缸并受太阳暴晒的井水(五日午时井水有毒不可汲取)泡茶,添加苏叶、藿香、苍术等中药材,谓之“午时茶”,有辟邪禳瘟之效。

  相传郑成功收复台湾时,将“午时茶”分送遭受瘟疫折磨的台湾同胞,获得奇效,故称之“成功药茶”。

  △据说屈原于五月初五投江,后人将早已有的龙舟竞渡活动附会到端午节,逐渐成为该节最主要的户外活动。“榕俗自古淳朴,重理学、尚气节,故斗龙舟之风颇盛”,初一至初五,各乡村、里社在大江大湖赛龙舟,“南港之苏岐,南台之台江,城内之西湖为最热闹”。

  南台大桥头一带比南港接近市区、比西湖水面宽阔,成为龙舟竞渡和人们观看龙舟竞渡的好去处。临江的“广裕楼”等菜馆,客人摆宴在水坪上,边猜拳行令边观看龙舟竞渡,以巾、扇、鸭等为奖励品,“众舟鼓枻争先,以得为荣。鼓声、锣声与人声共哄,水为之沸”。《福州竹枝词》云:“竞夺龙标只刹那,枝枝画桨当金戈。喊声不断和锣鼓,却似江乡举大傩。”

  △因凭吊屈原,将夏至节祭地的角黍(后称粽)附会到端午节。福州粽“形状一般为粽顶尖而底部呈三角,也有偏长形”;馅荤素兼具、有甜有咸。

  明清时期,已几乎不见抛粽入江的习俗,主要用作是:祭祖,是该节主要祭品之一;自食,它有固表止汗、解烦除渴等作用,符合夏季养生原则;馈赠,尤其出嫁女须“以粽与猪蹄馈遗岳家”。《福州竹枝词》云:“篝车正值岁丰穰,节届端阳闹胜常。角黍豚蹄争馈遗,飨堂藉此荐馨香。”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