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人文福州

垦荒之后的南洋新福州

2015-04-10 15:36:58    来源:福州新闻网

  撰文/蒋艳芳 摄影/林礼长

  在绝大多数海外华侨的概念中,“福州人”通常指的是来自旧制福州府管辖的十个地方:长乐、闽侯、连江、罗源、平潭、永泰、福清、闽清、古田、屏南,这十地的风俗、语言都相通。即便如今这样的行政区划已经有了很大的改变,海外福州十邑华人依然沿用了此前的概念,认同自己就是“福州人”。无数旧制概念里的福州人们就这样带着故乡的文化和生活习惯,在海外扎根下来。

  位于马拉西亚砂拉越州的诗巫,又叫西布、“新福州”。1900年,闽清人民主革命家黄乃裳,在戊戌变法失败后远下南洋,希望在躲避清政府逮捕的同时,也能为自己和当时福建省内的穷困乡民寻找更好的出路。他在砂拉越诗巫找到了可供开垦的荒地后,就以诗巫港主身份成立“新福州垦场”,并通过美以美会(今称卫理公会基督教)的帮助,前后三次组织闽侯、闽清、古田、永泰等旧制“福州十邑”范围内的乡人到诗巫开荒,建立起“新福州”。早期到诗巫的1118名福州人中,很多都是与黄乃裳一样的基督教徒,教会提供的帮助和来自信仰的力量,伴随着他们度过了最初一段异常艰苦的他乡垦荒岁月。这也是为什么当时的福州人每到一处新垦场,学校与教会都是同时建立、发展的原因之一。

  一百多年过去,诗巫的居民说的还是福州话,饮食、风俗也多有老福州痕迹。“根”的意识深植在漂洋过海的福州人心中。如今在诗巫,福州人已经成为各行各业中的重要力量,“世界福州十邑同乡总会”也设于此,诗巫成了海外福州人眼中新的汇聚点。

【责任编辑:陈玲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