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州新闻网 >> 文化频道 >> 左海春秋

我国首位女翻译家薛绍徽

2014-11-17 15:04:39    来源:福州新闻网

薛绍徽

  □名人萍踪

  ■王宜春 文/图

  近代福州,人文荟萃,名家辈出,出现了众多才女,薛绍徽堪称其中的佼佼者。她是近代翻译文学史上第一位女翻译家。

  薛绍徽(1866—1911),晚清著名女学者、诗人、翻译家。字秀玉,号男姒,知音律,精洞箫,擅长花鸟画。福建闽县(今福州市区)人,外交官陈寿彭之妻。薛绍徽从小聪颖过人,母邵孺人略通《诗》《礼》,成了薛绍徽的启蒙老师。薛绍徽5岁学写字,6岁学《四书》等儒家典籍,8岁读《左传》,开始学作诗词和骈文,还兼学围棋、画画、洞箫、昆曲、刺绣等。欢乐而美好的童年转瞬即逝,接着是9岁丧母,12岁失父,生活一落千丈,她只好寄养在姨娘家中,靠做女红维持生计。在姨娘家,突然的生活变故,并没有改变这位女童的初衷,薛绍徽仍坚持作诗不辍。

  近代福州诗风浓厚,常举办“诗钟”比赛,胜者有一笔小赏金。清光绪五年(1879年),年仅14岁的薛绍徽冒充哥哥的名字投稿,领得赏金零用。作品被列为上选,名震榕城,诗才不但换来零花钱,同时也给薛绍徽带来了一段良缘。当时在福州诗坛颇负声名的陈寿彭从福建船政学堂毕业回到福州,慕名向她求婚,薛绍徽读过“自媒之女,丑而不信”之类的古训,严词拒绝,非要等到远在广东的叔父做主,才肯答应。光绪六年(1880年),陈、薛完婚,这一年薛绍徽15岁。据年谱记载,她成家后还靠打“诗钟”挣点外快,“日赢数百文,夜则购酒肴行乐,且得存余酒度岁”。

  陈寿彭(1855—?),字逸儒,福建侯官(今福州市区)人,是清末名士陈季同的胞弟。1883年,陈寿彭游学日本;1886年又被聘为船政出洋监督,游学英、法。在丈夫出国期间,薛绍徽居家学习填词,研读《史记》《汉书》等。光绪十五年(1889年),陈寿彭回国后,夫妻俩购书千余卷并筑书斋,斋名“黛韵楼”。

  薛绍徽是我国第一位女翻译家。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她与丈夫陈寿彭合作,陈寿彭口译,薛绍徽笔述,首次把儒勒·凡尔纳的科幻小说《八十天环游记》介绍给国人。该中译本并非根据原文翻译的,它是根据桃尔(M.Towel)和邓浮士(N.D.Anvers)的英译本转译的。译文系文言文,用章回体,小说中的人物名字明显带有本地化,但最重要的一点是《八十日环游记》的翻译相当忠实于原著。

  他们合译的中译本《八十日环游记》,是我国翻译的第一部西方科幻小说。薛绍徽的译文虽是用文言文,又是用章回体,水平却相当高,译文洗练准确,颇能体现原著风格,在当时很受欢迎,到1906年止曾再版三次,可见这部最早译成中文的科幻小说受欢迎的程度,其意义和影响都十分深远。值得注意的是,人们谈到近代中国的译书事业,总会提起薛绍徽、林纾这两位不懂外文的闽籍翻译家,故有人说福州是翻译家的故乡,并不为过。

【责任编辑:陈玲云】